“十五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docx(4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目录第一章蹄疾步稳,开启文化旅游发展新征程5第一节主要成绩5第二节存在问题8第三节发展形势9第二章目标引领,开创文化旅游发展新时代11第一节指导思想11第二节基本原则11第三节发展目标13第三章全域统筹,构建文化旅游发展新格局15第一节优化全域旅游发展空间布局15第二节引导城市、乡村、生态空间协调发展16第三节乡镇(街道)发展指引18第四节推进文旅项目招引建设20第四章重点推进,谱写文化旅游发展新篇章22第一节推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22第二节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28第三节加快旅游业高质量发展30第四节拓展文化和旅游产业新领域38第五节完善现代文化和旅游市场体系38第六节
2、深化宣传推广和对外开放40第五章夯实根基,助力文化旅游发展新突破42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42第二节深化文旅融合改革42第三节强化要素保障43第四节强化科技保障44第五节强化落实和监督考评45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46第一节环境影响分析46第二节减轻不利环境影响的对策48第三节综合结论49“十五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我区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全区抢抓国家重大战略机遇、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加快建设J11陕甘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核心区的关键时期。文化旅游业是全区资源优势突出、特色明显、潜力巨大的综合性产
3、业,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幸福产业。加快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是全区主动参与国际国内双循环、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核心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本规划根据市十五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是十五五时期指导我区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期至2030年,展望期至2035年。第一章蹄疾步稳,开启文化旅游发展新征程第一节主要成绩一、文旅发展高位推进十四五”期间,全区按照文化引领、旅游带动、产业融合、协同发展”的总体思路,遵循事业与产业相统筹、保护与开发相协调、
4、融合与创新相结合、质量与效益相统一原则,高度重视文化旅游发展。2017年市区第八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作出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实现绿色崛起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核心区的决定,形成区委书记刘襄渝,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唐文辉任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工作机构;2018年出台关于支持康养旅游产业发展的十条意见2019年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文旅经济加快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核心区的意见,明确了全区文旅经济发展目标和举措,大力推动文旅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时期,全区游客数量及旅游收入快速增长,游客数量年均增速10%,旅游总收入年均增幅15%,均位居全市第-O2025年全年接待游客1500万人次
5、,实现旅游收入103亿元。全区共新(改)建旅游厕所38座;完成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视频监控系统、预约预订系统接入省智游天府平台。二、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十四五时期,全区加强文化遗产传承创新,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完成观音岩石窟环境整治和来雁塔基础加固整治项目先期可研报告;完成观音岩石窟门禁系统沉降安全隐患治理和安防项目实施工程、对桓侯庙的保护修缮工程以及魁星楼的消防工程等;川陕省赤化县红军医院旧址以及瓷窑铺遗址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扎实推进文保单位提档升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观音岩石窟保护加固项目已审批通过;完成省文保单位J11陕省赤化县红军医院旧
6、址修缮设计及利用方案编制工作。建成非遗古法榨油、古法酿酒展示基地、龙潭非遗项目展览体验基地、铁笔斋白花石刻传习所、云峰剪纸传习所、渔河刺绣传习所、三堆喷呐传习所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基地和传习所。其中,白花石刻入选第一批省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全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补短板工程,改造提升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基本形成以区两馆为龙头、以乡镇(街道)文化站为主体、以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补充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两馆常态化免费开放率100%,推行错时延时开放,年均服务群众20万人次。村级阵地覆盖率达100%,中央、省电视信号覆盖率达到100%,市、区本地节目信号覆盖率达到100%,建成
7、省级文化扶贫示范村6个。实施阳光工程文化志愿行动和春雨工程欢乐乡村行志愿服务行动,前者得到了文旅部公共文化司的肯定,全省文化志愿服务现场经验会在我区召开,文化志愿服务工作经验在全国交流推广。文化整体实力显著增强,创作相逢在千秋愿等文艺作品100余件,以习惯成自然贫困村的除夕夜等为代表的文艺精品创作,受到省文旅厅表彰和广泛好评。每年开展100余场文艺活动下乡、100支文艺队伍上广场、民间文艺调演等群众文化活动,实现百场文艺大展示、百支团队大竞技、百个村(社区)齐参与、全区人民共享受目标,年均受益群众达30余万人次。三、文旅产业持续壮大“十四五”时期,菖溪河漂流、紫兰湖山水欢歌、漫天岭滑草场、皇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文化 旅游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