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发展“十五五”规划.docx
《文化和旅游发展“十五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和旅游发展“十五五”规划.docx(4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文化和旅游发展“十五五”规划“十五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二个五年,是“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是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期。根据国家、省、市文化旅游发展“十五五”规划、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为加快推进我县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规划。一、发展基础(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加强县、乡、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建设,成功创建为“省第三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新建、改建的县文化中心、影剧院、全民健身中心,成为城市文化地标。11个乡镇、276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达到了全
2、覆盖,扶持建设村级文体广场260余个,覆盖率达到95%以上,乡村大舞台覆盖率达50%以上。村级农家书屋、应急广播、广播电视“村村响”、“户户通”、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率先实现了村级全覆盖。全面落实“县聘乡用”政策,成立“民间文艺传承中心”。成功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立足地方资源打造的大型原创现代花鼓戏灯影老屋荣获2019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同时获得省第十届屈原文艺奖、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广场舞把把子鼓儿敲起来获得全市第五届“文化力量-民间精彩”群众广场舞展演一等奖。群舞把把子鼓儿敲起来和表演唱耕牛闹春获得省第四届艺术节“楚天群星奖”。(二
3、)文旅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十四五”期间,全县文化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管理逐步规范,已形成文化演艺类、文化休闲娱乐业类、网络文化游戏服务业类、文化旅游业类、文化用品设备销售业类、印刷业类等六个大类的产业发展市场体系。截止2025年底,全县共有规上文化企业33家,规下文化企业529家,直接从业人员26000多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逐年递增。全县旅游经济持续增长,旅游产业规模得到较快发展。全县旅游接待总人数、旅游综合收入由2015年的151.3万人次、14.8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306.8万人次、28.06亿元,2025年因受疫情影响,旅游接待313.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8亿元,与201
4、9年相比,旅游综合收入下降1.68%o(三)文化体制改革有序推进。文化旅游机构全面整合,文化旅游机制不断完善。文化产旅游综合执法改革持续深化,编制、人员、经费、职能进一步强化。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文化体制改革会议精神,完成电影公司、电影院、文艺院团转制改企工作,县级国有文艺院团改革持续深化,人事编制和经费保障体制进一步理顺,文艺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改革活力进一步迸发。(四)全域旅游推进成果丰硕。围绕“生态立县、旅游兴县”的战略目标,大力推进全域旅游,构建形成以县城服务中心、核心景区、旅游小镇、美丽乡村、风景廊道等“五位一体”旅游发展格局。九路寨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横冲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
5、山座山酒店被评为三星级旅游饭店。横冲、梅花寨滑雪场相继建成,填补了市冬季旅游空白。荣获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中国最美休闲乡村2个,全国森林康养基地1个,旅游名村3个。建成旅游厕所91座。尧治河、五道峡、九路寨、横冲纳入全国旅游标准化建设试点并通过检查验收。坚持“一镇一品”,打造陈家湾村、车峰坪村、寨湾村、西坪村等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村。成功举办油菜花节、茶文化旅游节、蓝莓采摘节、露营帐篷节等“一镇一节”活动。深化“楚国故里灵秀”旅游品牌形象宣传,策划举办“寻美”百城千店旅游宣传推介、百家旅行社考察踩线、“避暑”武汉专场推介等系列活动,开展旅游品牌进机场、进车站、进商圈、进社区“四进”等活动,初步
6、形成全媒体、全方位、立体化旅游宣传营销格局。(五)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明显。深入挖掘、整理、抢救、保护优秀文化遗产,独臂皮影荆山阳锣鼓碑刻等六项非遗项目被列入省级保护名录。建立优秀文化传承人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对传承人定期开展培训,提高技艺;每年组织传承人到县、市、省演出5场次以上。建立“一处一策”机制,签订县、乡、村三级责任状,文物安全零事故。完成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吴氏庄园修复工程。尧治河农耕博物馆建成开馆并纳入全省文物管理体系。穆岭头新石器遗址一期工程发掘墓葬38座,出土高等级文物象牙杯、玉钺、玉旋矶、玉珠及精美陶器等400余件,修复300余件,邀请国家和省级专家多次举办研讨会,将文明史向前推进
7、至5000年前。“十四五”末,我县拥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级3处、县级39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省级2项、市级12项、县级135项。(六)体育事业发展全面推进。“十四五”期间,用于发展全民健身的财政经费(含体育彩票公益金)达到1340万元,人均50元,彩票公益金投入全民健身经费比例为85%o全县体育设施不断完善,在城区新建全民健身中心,改造了体育场;在乡镇,新建5个省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乡镇运动中心,6个国家非标准足球场;村级每年投入200余万元采购文体器材,配套建设村级文体广场示范工程建设,提档升级悬浮地板篮球场20余个,镇村体育健身设施覆盖率100%;全县体育健身场地总面积550
8、256平方米,人均占有面积1.9652平方米,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率100%o发展体育社团25个,会员2600余人;组织培训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927人,社会体育指导员每千人达7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13.4万人,占总人数的50%o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举办4年一届的全县第六届职工运动会,每年举办各类体育活动600余场次。竞技体育有所突破,输送的运动员参加省十五届运动会,荣获2金、2银、3铜的好成绩。体育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体彩销售屡破亿元大关,招商引资新建2个滑雪场,填补滑雪空白。创建国家、省、市级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3处,组建校级足球队12支,乡镇中小学全部达到县级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 旅游 发展 十五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