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文化和旅游发展“十五五”规划.docx

    • 资源ID:1915023       资源大小:52.90KB        全文页数:4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7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文化和旅游发展“十五五”规划.docx

    文化和旅游发展“十五五”规划“十五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二个五年,是“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是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期。根据国家、省、市文化旅游发展“十五五”规划、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为加快推进我县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规划。一、发展基础(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加强县、乡、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建设,成功创建为“省第三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新建、改建的县文化中心、影剧院、全民健身中心,成为城市文化地标。11个乡镇、276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达到了全覆盖,扶持建设村级文体广场260余个,覆盖率达到95%以上,乡村大舞台覆盖率达50%以上。村级农家书屋、应急广播、广播电视“村村响”、“户户通”、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率先实现了村级全覆盖。全面落实“县聘乡用”政策,成立“民间文艺传承中心”。成功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立足地方资源打造的大型原创现代花鼓戏灯影老屋荣获2019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同时获得省第十届屈原文艺奖、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广场舞把把子鼓儿敲起来获得全市第五届“文化力量-民间精彩”群众广场舞展演一等奖。群舞把把子鼓儿敲起来和表演唱耕牛闹春获得省第四届艺术节“楚天群星奖”。(二)文旅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十四五”期间,全县文化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管理逐步规范,已形成文化演艺类、文化休闲娱乐业类、网络文化游戏服务业类、文化旅游业类、文化用品设备销售业类、印刷业类等六个大类的产业发展市场体系。截止2025年底,全县共有规上文化企业33家,规下文化企业529家,直接从业人员26000多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逐年递增。全县旅游经济持续增长,旅游产业规模得到较快发展。全县旅游接待总人数、旅游综合收入由2015年的151.3万人次、14.8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306.8万人次、28.06亿元,2025年因受疫情影响,旅游接待313.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8亿元,与2019年相比,旅游综合收入下降1.68%o(三)文化体制改革有序推进。文化旅游机构全面整合,文化旅游机制不断完善。文化产旅游综合执法改革持续深化,编制、人员、经费、职能进一步强化。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文化体制改革会议精神,完成电影公司、电影院、文艺院团转制改企工作,县级国有文艺院团改革持续深化,人事编制和经费保障体制进一步理顺,文艺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改革活力进一步迸发。(四)全域旅游推进成果丰硕。围绕“生态立县、旅游兴县”的战略目标,大力推进全域旅游,构建形成以县城服务中心、核心景区、旅游小镇、美丽乡村、风景廊道等“五位一体”旅游发展格局。九路寨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横冲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山座山酒店被评为三星级旅游饭店。横冲、梅花寨滑雪场相继建成,填补了市冬季旅游空白。荣获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中国最美休闲乡村2个,全国森林康养基地1个,旅游名村3个。建成旅游厕所91座。尧治河、五道峡、九路寨、横冲纳入全国旅游标准化建设试点并通过检查验收。坚持“一镇一品”,打造陈家湾村、车峰坪村、寨湾村、西坪村等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村。成功举办油菜花节、茶文化旅游节、蓝莓采摘节、露营帐篷节等“一镇一节”活动。深化“楚国故里灵秀”旅游品牌形象宣传,策划举办“寻美”百城千店旅游宣传推介、百家旅行社考察踩线、“避暑”武汉专场推介等系列活动,开展旅游品牌进机场、进车站、进商圈、进社区“四进”等活动,初步形成全媒体、全方位、立体化旅游宣传营销格局。(五)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明显。深入挖掘、整理、抢救、保护优秀文化遗产,独臂皮影荆山阳锣鼓碑刻等六项非遗项目被列入省级保护名录。建立优秀文化传承人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对传承人定期开展培训,提高技艺;每年组织传承人到县、市、省演出5场次以上。建立“一处一策”机制,签订县、乡、村三级责任状,文物安全零事故。完成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吴氏庄园修复工程。尧治河农耕博物馆建成开馆并纳入全省文物管理体系。穆岭头新石器遗址一期工程发掘墓葬38座,出土高等级文物象牙杯、玉钺、玉旋矶、玉珠及精美陶器等400余件,修复300余件,邀请国家和省级专家多次举办研讨会,将文明史向前推进至5000年前。“十四五”末,我县拥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级3处、县级39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省级2项、市级12项、县级135项。(六)体育事业发展全面推进。“十四五”期间,用于发展全民健身的财政经费(含体育彩票公益金)达到1340万元,人均50元,彩票公益金投入全民健身经费比例为85%o全县体育设施不断完善,在城区新建全民健身中心,改造了体育场;在乡镇,新建5个省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乡镇运动中心,6个国家非标准足球场;村级每年投入200余万元采购文体器材,配套建设村级文体广场示范工程建设,提档升级悬浮地板篮球场20余个,镇村体育健身设施覆盖率100%;全县体育健身场地总面积550256平方米,人均占有面积1.9652平方米,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率100%o发展体育社团25个,会员2600余人;组织培训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927人,社会体育指导员每千人达7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13.4万人,占总人数的50%o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举办4年一届的全县第六届职工运动会,每年举办各类体育活动600余场次。竞技体育有所突破,输送的运动员参加省十五届运动会,荣获2金、2银、3铜的好成绩。体育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体彩销售屡破亿元大关,招商引资新建2个滑雪场,填补滑雪空白。创建国家、省、市级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3处,组建校级足球队12支,乡镇中小学全部达到县级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标准。(七)市场监管水平不断增强。全面完成文化综合执法大队改革重组。通过强化宣传教育、落实视频监控、实施实名登记上网和网格式稽查等措施,严厉打击网吧私接信号、违规接纳未成年人、黑网吧、盗版图书、音像制品、政治类非法出版物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两个平台”建设达到全省领先水平。“十四五”期间,共出动执法人员2.5万人次,检查文化经营单位6400家次,当场处罚53家,立案调查6家(其中关闭游艺娱乐场所经营单位2家),办结案件59起,办结率达100%,全县文化市场安全零事故。二、面临形势(一)抢抓新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旅游发展作出的系列批示指示,以及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描绘的宏伟蓝图、都市圈的发展定位,为文化旅游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国家、省、市、县相继完成文化和旅游机构改革,文旅融合有了制度保障。省、市将文化旅游作为重要绿色增长极来打造。在新的历史时期,文旅融合发展将以推进文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和旅游生活新期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文化和旅游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改革方向,不断提高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的活力,加快构建党委统筹、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文旅融合发展新机制。“十五五”期间,郑万高铁、保神高速、通用航空等外部交通条件大幅改善,必将促进文化旅游驶上发展的“快车道”。(二)迎接新挑战:“十四五”期间,虽然我县文化旅游体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从“十五五”以及更长远时期发展来看,全县文化和旅游业发展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短板,主要表现在:一是高质量文化旅游产品供给有待提升。我县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且能级较高,但现有的文化旅游产品普遍存在形式单一、可看性弱、体验感不足的问题,部分旅游景点和旅游产品造价低,档次不高,缺乏创意和吸引力,从产业基础配套、服务水平、产业链发展以及文旅融合深度上来看,都缺乏竞争力,文化资源呈现方式亟需创新。旅游产业的开发缺乏资金支持,有些旅游资源无法开发利用,旅游项目落地较慢。乡村旅游发展缓慢,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二是文化和旅游资源有待整合。全县全域旅游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等旅游资源和产品还未实现串珠成链,形成合力;旅游产业与新经济、科技、体育、农业、工业等相关产业和行业融合度需进一步提升。三是公共服务配套有待完善。我县文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还不够,特别是县乡村三级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和旅游消费需求。人民群众对文化场所、休闲旅游、运动健身等设施的多元需求与现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供给不相适应。四是文化旅游人才队伍有待加强。当前,全县存在着文化旅游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等问题,文旅企业也普遍存在管理体制不顺、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文旅融合的专业人才缺乏,尤其是高素质的管理人才、营销人才、开发人才、导游,以及在推进文物资源创造性转化方面的人才培养储备不足,难以满足文旅产业发展要求,特别急需培养一批既懂文化又懂旅游市场的综合型人才。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旅游、体育发展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满足人民对文化旅游的美好需求,提高文化旅游的发展水平和整体竞争力。(二)基本原则1、坚持正确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推进全县文化旅游事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协调发展,更好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2、坚持全域发展。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与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建设、县域经济发展、森林康养等有机结合起来,整体推进各类资源之间协调均衡发展,促进文化旅游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3、坚持文旅融合。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基本原则,着力以旅游彰显特色文化、以特色文化资源促进旅游繁荣发展。创新文化和旅游经营管理机制,优化支持政策。不断推进文化旅游职能融合、产业融合、服务融合、市场融合和交流融合,以融合促进旅游发展方式创新。4、坚持绿色共享。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生态宜居城市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坚持共享发展,强调文化、旅游的社会性与公益性价值,强化文旅惠民,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主客共享,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5、坚持改革创新。大力推动文化旅游体育体制机制创新、内容形式创新、发展业态创新、传播方式创新,把创新发展理念贯穿文旅发展全过程,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盯市场新需求、投资新热点、文旅新业态,创新投资融资机制、人才引进机制、市场培育机制,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投入文化旅游事业的积极性。(三)总体目标按照我县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幸福”宏伟蓝图为指引,以全力打造“鄂西旅游的重要战略支点和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为总目标,以“全域旅游化”为发展理念,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服务产业,进一步优化布局、完善功能、提升能级,力争到2030年,全县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8%,建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5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4个,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荆楚文旅名县。全县年接待游客达到800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突破40亿元。补齐城乡体育设施短板,县、乡、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体育服务设施网络全面建成,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以上。表3-1县文化和旅游“十五五”规划指标表指标2030年目标指标特征公共文化场馆县级网上图书馆、网上博物馆、网上文化馆建成约束性县城文化中心建成约束性省级文化示范项目1

    注意事项

    本文(文化和旅游发展“十五五”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