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巴中市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困境与传承策略.docx
《四川巴中市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困境与传承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巴中市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困境与传承策略.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四川巴中市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困境与传承策略摘要:四川省巴中市作为全国第二大苏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有着众多革命遗址遗迹、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及与自然景观融合的特色。然而,当前巴中市红色旅游面临资源保护力度不足、文化价值挖掘不深、服务有待优化及市场推广与品牌建设力度不足等现实困境。对此,本文提出立足文化传承加强保护利用、深挖文化内涵丰富产品供给、完善基础配套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合作推广扩大“朋友圈”等发展策略,以增强巴中市红色旅游的感召力、感染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关键词:红色旅游;红色资源保护;文化内涵挖掘;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旅游形式,蕴含着厚重的革命历史、鲜活的革命事迹以及崇高的革
2、命精神,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与传承革命传统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四川省巴中市作为全国第二大苏区,坐拥极为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本文深入剖析巴中市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梳理其面临的困境,并提出针对性强的发展策略,以期助力巴中市红色旅游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一、巴中市红色旅游资源概述(一)丰富的革命遗址遗迹巴中市作为川陕革命根据地首府和中心,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涵盖川陕苏区党政军群各类机关旧址、战役战斗遗址、红军石刻标语、红军烈士陵园、纪念场馆等多种类型,且保存较好的遗址、原物居多。巴中市境内共有革命遗址、遗迹900余处,如全国规模最大的红军烈士陵园一一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同时,拥有丰
3、富的红军文物,其中馆藏红军文物10617件,有文物单位130余处。(二)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巴中市作为革命根据地的摇篮,孕育了众多的革命英雄和感人故事,形成了独特的红色文化。巴中市地方人物类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其中有介绍刘伯坚、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团故事的纪念馆等23处,石刻标语7000余幅。仅通江就有3000余幅新中国成立后留存下来的川陕苏区红军石刻标语。这些红军石刻标语、革命歌曲等红色文化,是巴中市红色旅游的灵魂所在。止匕外,巴中市的红色文创产品也成为红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打造的红色文创、非遗产品展示展销平台,以及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开发的红包、手机壳、铜尺、纸
4、质书签等多种红色文创产品,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这些红色文化资源和传承故事,共同构成了巴中市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为巴中市红色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融合发展相得益彰巴中市森林覆盖率达63.18%,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建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1个、4A级旅游景区21个,其中以红色旅游资源为支撑的4A级旅游景区6个,这些景区涵盖了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红色文化资源,为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旅游体验。例如,南江县光雾山镇的巴山游击队纪念馆,位于光雾山景区入口处,游客在欣赏光雾山美丽的自然风光的同时,还能参观纪念馆,缅怀先烈,铭记历史。位于平昌县佛头山景区的中国工农红军石刻标语园,
5、将红色文化与自然景观完美结合。游客在欣赏佛头山的美景之余,还能领略到红军石刻标语的魅力,了解红军的历史和精神。止匕外,巴中市的红色旅游线路也充分体现了旅游资源的融合。如“恩阳古镇”经“光雾山景区”“巴山游击队纪念馆”“空山战役纪念园”至“诺水河景区”这条线路,能让游客在红色旅游中感受青山绿水和地质奇观滋养出的生态秘境;“驷马水乡”经“刘伯坚纪念馆”“中国工农红军石刻标语园”“白衣古镇”至“皇家山”这条线路,能让游客在红色旅游中体验浓郁的巴山风情和乡村韵味。巴中市的红色旅游与自然景观的融合效益显著。2024年光雾山红叶节期间,单日游客量突破新高,共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4300万元
6、。光雾山红叶节也带动了恩阳古镇、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南龛山、佛头山、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等地的游客数量增长。其中,恩阳古镇接待游客70.46万人次,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接待游客17.32万人次,南龛山、佛头山、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等地游客接待量均超过10万人次。红色旅游资源与绿色旅游资源的相互融合,为巴中市增添了吸引力,不仅提升了游客的数量,还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二、巴中市红色旅游发展现状(一)“做热”红色教育巴中市作为全国第二大苏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等众多红色景点成为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性教育基地的重
7、要依托。目前,巴中市已打造了34个教育基地,涵盖了川陕苏区党政军群各类机关旧址、战役战斗遗址、红军烈士陵园、纪念场馆等多种类型的红色资源。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接待各类党政及社会团体9000余个,突破110万人次;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在2015年成功申报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接待来自全国各地1000余个单位(团体)、100余万人参观,开展主题活动100O余场,讲授专题党课50场、微党课500余场。止匕外,巴中市还组织全市100余名党员干部义务讲解红色文化、红军精神,形成了“红色旅游+教育培训1+研学实践”的红旅融合新业态。(二)“讲好”红色故事巴中市积极创作红色题材
8、文艺作品,编写红色书籍,开发体验课程和微党课,让巴中市红色故事走向全国。巴中市诞生了众多优秀的红色题材文艺作品,如望红台小军号等。川居U红漫巴山获评四川艺术基金大型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四川扬琴守望获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这些文艺作品以艺术的形式展现了巴中市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让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感受到红军的伟大精神。此外,巴中市还编写了刘伯坚红色故事连环画巴中红军知识1000问等书籍,这些书籍涵盖了巴中市的革命英雄事迹、红色历史文化等内容,为人们了解巴中市红色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同时,还开发了“为烈士墓碑五星描红”体验课程和巴山女红军等微党课。这些体验课程和微党课通过生动的形式,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 巴中市 红色旅游 发展 现状 困境 传承 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