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街区发展现状、困境与趋势.docx
《中国旅游街区发展现状、困境与趋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旅游街区发展现状、困境与趋势.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中国旅游街区发展现状、困境与趋势摘要旅游街区作为文旅产业必不可少的要素,是夜经济的主要载体,是地方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承者,更是旅游产业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近两年,旅游街区的文化属性、旅游属性更为明显,地方特色街区高度聚合了城市文化,主客共享,全天候、无门槛、有温度、多元业态的城市休闲游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文化特色是旅游街区发展的关键,特色旅游休闲街区能够聚集人流、拉动消费,成为城市、旅游景区和主题公园配套的不二之选。旅游街区作为文旅产业必不可少的要素,是夜经济的主要载体,是地方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承者,更是旅游产业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国家对旅游休闲街区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中华人
2、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近两年,文化和旅游部相继发布三批共164条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旅游休闲街区的文化属性、旅游属性更为明显,地方特色街区高度聚合了城市文化,主客共享,全天候、无门槛、有温度、多元业态的城市休闲游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文化特色是旅游街区发展的关键,特色旅游休闲街区能够聚集人流、拉动消费,成为城市、旅游景区、特色小镇和主题公园配套的不二之选。在过去两年里,旅游街区发展进入兴旺期,利用文化活动契机主动搭台,唱出了文旅融合的好戏。2022年受疫情的影响,本地游成为主流,“就地休闲”成为当下
3、旅游消费热点,随之旅游街区休闲游需求不断扩大,2023年旅游街区通过“微改造”“微提升”,活化利用了城市文化,延续了城市的历史文脉和特色风貌,成为主客共享的新空间。1、旅游街区发展现状1.1 模式和类型多样化旅游休闲街区与商业步行街千篇一律的繁华景象不同,旅游休闲街区集城市文化、主题化、体验化、商业化于一身,更加注重文化的融合,旅游属性更加鲜明。我国旅游街区以开放式街区居多,根据场地分为室内旅游街区和室外旅游街区,例如深圳宝安大仟里的农市井FARMLAND是深圳首个自然生态、有机农创主题的室内街区。根据主题分为生态型旅游街区、文化型旅游街区、历史型旅游街区、复古型旅游街区、科技型旅游街区等,例
4、如,重庆光环购物公园是国内首个城市自然共同体,将广场、社区和购物公园进行天然过渡,是旅游街区跨时代意义的全新体验式商业模式。根据场景可以分为沉浸式体验街区和运动型旅游街区等。西安长安十二时辰和大唐不夜城是沉浸式的行业标杆。青岛万象城N次方公园围绕“运动+购物”紧紧抓住“80后”“90后”“新生代”主流消费者的关注。根据生长模式可以分为单体街区和景区依托型街区等。云台山的岸上旅游休闲街区和环球影城的城市大道依托景区打造餐饮、购物、娱乐体验一站式的旅游休闲街区,越来越多的景区游览起点和终点都在布局旅游街区。根据营业时间可以分为全天候街区和夜间街区,像开封的鼓楼区书店街夜市属于快收快放型夜间经营模式
5、。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行业标准旅游休闲街区等级划分(LB/T0822021)将旅游休闲街区划分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和省级旅游休闲街区两个等级,将省级街区视为国家级旅游街区的前置条件。1.2 业态和内容多元化旅游街区的业态丰富,涉及食、住、行、游、购、娱等,是一种具有地方特征的开放活动单位空间,常见公园、广场、滨江路、步行街、古镇等区域。旅游街区的业态布局、内容配套和产业发展更加多元化,衍生出更多街区特色,比如依托商圈建设的历史文化街区、逐步“网红化”的休闲街区、景区化的旅游休闲街区、创意产业聚集的文化创意类街、场景化复原的室内街区、以休闲空间营造为导向的传统生活街区。多元的业态、丰富的
6、内容、产业的升级提升了街区旅游和休闲的舒适度和体验度。总体来看,旅游街区经历了从传统历史文化街区到商业步行街区,再到业态多元化的旅游休闲街区,逐渐呈现出IP化的发展趋势。同时旅游休闲街区等级划分标准对旅游休闲街区的业态布局以及所包含的业态类型进行了界定,规范了街区业态的发展和运营方向,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例如,安徽省合肥市奥街将传统民俗文化融入现代街区中,将其作为一种综合文化场所,创建文化、旅游、商业三方合作共赢的新商业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强文化和商业的契合度,着重于文化表现和文化氛围的营造,为旅游休闲街区注入活力。1. 3数量和体量扩大化随着各地文商旅项目迅速发展,实现了旅游街区文化符
7、号标识在当代的有效再生。旅游休闲街区是一个城市的“气”“文”“食”的集中地,最能体现一个城市的文化魅力。同时随着近郊游、本地游、周末游和CityWaIk的不断兴起和火爆,涌现出众多火爆的文旅街区,旅游街区的数量和体量双重飙升,各地都在差异化打造新街区和针对性提升老街区,基本上每个市县都在打造自己的旅游休闲街区助力城市更新,景区、古城和特色小镇打造旅游休闲街区助推文旅融合。一大批历史街区、商业街区和特色街区被成功打造为城市文旅新名片,变身居民和游客的消费新场景和网红打卡地,并成为国家和省里重点支持和培育的旅游新品牌,呈现出数量急剧上升的发展趋势,据初步统计全国典型旅游街区多达2200余条。近两年
8、文化和旅游部密集发布三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截至2024年1月,我国已有164家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全国首批省级旅游休闲街区316条,第二批省级旅游休闲街区264条,其中云南在省级旅游休闲街区拥有的数量上居于首位,分别是第一批30条和第二批32条。街区体量也在扩大化,例如,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秦巴老街原本经济萧条,无人问津,通过政府规范调控开发,该街区重整光辉,平均每年接待的游客超过170万人,综合旅游收入达到了5.1亿元左右,成为该城市热门打卡地和文旅名片。1.4IP化随着游客的消费需求不断变化,旅游休闲街区作为一款含有文化创意的旅游产品,街区在打造过程中主题化、特色化将会更加鲜明。旅游街区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旅游 街区 发展 现状 困境 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