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docx(2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七王”名套事业或展能刽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在防灾减灾、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安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省气象事业发展“十五五”规划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有关部署要求,制定本规划。一、发展现状与形势(一)“十四五”主要成就“十四五”时期是我市气象史上改革发展投资规模最大、气象灾害防御效益最为明显、公共气象服务普惠成果最多、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提升最快的5年。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凸显。气象灾害防御体制机制不断深化,市县乡村四级气象灾害防御组织责任体系基本建成。建
2、立健全了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面向党政领导的第一时间叫应机制、面向重点区域的精准靶向发布机制、面向公众的手机全网发布及新媒体推送、广播电视即时插播挂标等机制,气象预警信息发布覆盖率超过90%。与应急管理、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7部门建立完善信息共享、应急联动机制。11个县市区全部完成“一台账、一张图、一张网、一平台、一把尺、一队伍”的“六个一”基层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成功应对“2016-7”特大暴雨等重大天气过程,因气象灾害造成的年均直接经济损失占GDP总量比重保持在1%以下。气象服务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普惠式公众气象服务效益明显。公众气象服务产品达20余种,气象服务年满意度保持在90分以上。
3、深入推进为农气象服务,枣强县获评全国农业气象服务标准县,成立省桃气象中心,直通式气象服务覆盖90%以上的现代农业园区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针对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环境气象服务并实现业务化。围绕服务综合防灾减灾救灾、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聚力实施人工影响天气全覆盖工程,增建人工影响天气固定作业点21个,全市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达43个,人工增雨(雪)4.45亿立方米,防御面积达5000平方公里。建立市县协同重大气象保障服务机制,有力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省首届园林博览会、湖国际马拉松赛、市旅发大会等重大活动。气象核心业务能力显著提高。地面气象观测基本实现自动
4、化,综合气象观测业务通过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建设X波段双偏振天气雷达、气溶胶激光雷达、微雨雷达、测云仪各1部、GNS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2个、负氧离子监测站和大气电场仪各4个,新建或升级多要素自动气象站105个,建成市级移动校准维修系统。饶阳国家级气象观测站被中国气象局认定为“中国百年气象站”和国家气候观象台,农业气象试验站获省气象局批复设立。无缝隙、精准化、智慧型的气象预报能力明显提升,072小时格点预报分辨率达逐1小时、1公里,暴雨预警信号准确率超过66%,晴雨预报准确率全省名列前茅。气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完成市级广域网以及局域网升级改造,建成移动与联通双线路互为热备份的气象专
5、网和主干千兆、桌面千兆局域网。气象内生动力和发展环境有效改善。全面加强党对气象事业的领导,试点开展党建“7+N”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持续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市级文明单位100%。全市气象部门2025年度省级文明单位9个,数量较2015年同比增长125%。大力实施科技引领和人才优先战略,组建短临预报创新团队,发表论文48篇、完成软件著作权登记9项,获得专利1项。科技创新产学研深入融合,与省内外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科研经费投入130余万元,合作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立项或完成厅局级以上科研项目13项。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才占比增加到93%,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占比达到12%0获评省“三三三人
6、才工程”三层次1人,省气象局骨干人才1人,省青年气象英才1人,省气象局基层优秀人才1人。气象法制体系不断健全,市政府制修定市气象探测工作管理规定市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办法和市防雷减灾管理规定,两次修订市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市厅合作、县局合作扎实推进,双重计划财务、双重机构编制有效落实。(二)“十五五”面临形势“十五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全面开启气象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也是新时期全面建设“经济强市、美丽”新征程的关键五年,气象事业发展面临诸多新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新发展
7、阶段为气象事业发展带来新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的重要指示,为新时代气象事业指明了发展的根本方向、战略定位、战略重点、战略任务和奋斗目标,是做好新时代气象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必须坚持把满足人民需求作为出发点,坚持把推动气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战略方向,科学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推动核心业务由传统要素驱动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推动气象服务由追求规模效应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推动气象事业由相对独立发展向更加注重开放融合发展转变,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服务新发展格局。气象工作的战略定位对气象事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指出,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气象 事业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