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科技创新规划.docx
《“十五五”科技创新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科技创新规划.docx(3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科技创新规划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自立自强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强市、魅力”建设,根据省科技创新“十五五”规划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82030年),制定本规划。一、立足新发展阶段,奋力开启创新型建设新征程(一)基础形势“十四五”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大力实施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和县域科技创新跃升计划,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科技综合水平持续提升,创新创业生态不断优化,创新载体建设实现重大突破,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创新引领发展新
2、格局加速形成。2019年,全省首个全域性国家级创新发展示范平台一一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获国务院批复建设。滦平县和县建成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丰宁县和滦平县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获批建设并通过中期评估,省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实现了县域全覆盖。河钢集团承钢公司建成世界首条亚熔盐法清洁提机生产线,部级科技重大专项争列工作实现零的突破。“十四五”期间,全市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由25家、587家分别增长到221家和2150家,实现了倍数级跃升;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5%;省级研发平台由41家增加到100家,全市专业技术人才达到13.9万人;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由5.1亿
3、元增长到21.87亿元,投入强度由0.59%增长到1.41%;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从0.7件增长到1.82件,技术合同成交额由0.03亿元增长到20.8亿元;实施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695项,投入财政资金2.57亿元,获省级科技奖励25项。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由争创进入全面建设阶段,省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支持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若干政策措施,我市构建了“1+9+N”科技创新政策支持体系,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得以积极释放,区域创新创业生态日趋优化。“十五五”时期,仍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国际看,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领域颠覆性技术
4、不断涌现,催生出许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为实现换道超车带来契机。同时,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际经贸摩擦、传染病防控、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等对科技发展提出挑战。从国内看,创新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核心,高质量发展对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求显著增加,必须深刻认识科技创新工作在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和新要求,要积极适应形势变化,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坚定走出一条加快实现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同时,“双碳”战略被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承载着探索和打造城市群水源涵养功能区可持续发展典范的职责使命。对标省内各市,我市科技创新还存在明显差距。一是科技
5、创新资源基础薄弱,科技创新投入不足。二是高层级创新平台少,高新区创新能级不高,承载带动能力不强。三是科技型企业量小质低,科技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后劲不足。四是创新人才引进培育滞后,科技领军人才短缺,高层次创新团队匮乏。五是创新体制机制不活,创新要素集聚度不高,创新创业生态仍需进一步优化。六是创新示范区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尚未凸显,梯度解决方案不够科学完备,典型案例成熟度仍需凝练提高。(二)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视察时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
6、市对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按照“四个面向”要求,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定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冀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全域推进科技创新,全链融合统筹发展,全面提升创新能效,着力构建技术创新、人才引育、政策激励的支撑体系,努力打造新常态下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引擎,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强市、魅力”提供强大科技支撑。(三)基本原则坚持示范引领,厚植发展潜能。聚焦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着力提升水源涵养能力,推动主导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增强区域协同创新高质量发展能力。坚持双链融合,引领创新发展。聚焦“3+3”
7、主导产业,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快形成双链深度融合,促进传统产业技术升级,培育数字产业发展新优势。坚持企业主导,提升创新能力。强化科技型企业培育,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设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加快构建产学研用融合、上中下游衔接的技术创新体系,提升市场主体创新能力。坚持开放协同,积极融入京津。构建科技开放合作新格局,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推进京津承协同创新向纵深发展,提升创新资源承载能力和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承接能力。坚持双轮驱动,激发创新活力。强化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加快科技管理职能转变,加速“放管服”改革,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分配激励机制,优化创新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科技 创新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