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docx(4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数字经济是全球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推动全市数字经济快速高质量发展,按照国务院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52030年)等文件精神,依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是全市“十五五”时期数字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文件,规划期到2030年。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一)基础条件L数字产业化全省领先。全市抢抓大数据、云计算、新型显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化有利时机,加强外引内联、加快技术创新、加大项目培育,数字产业加速壮大。“十四五”期间,电子信息产业入统企业达到117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
2、9.65亿元,规模居全省第一。京南固安高新区入选第一批“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开发区大数据产业集群已汇聚骨干企业50余家,成为全省首批唯一的大数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全市数据中心在线服务器数量已超过70万台,服务器数量和产业规模均居全省前列,成为京津冀数据存储高地和北方算力中心。信息消费逐步壮大,我市获评国家级信息消费示范城市(特色型)、2个项目获评国家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一批企业获评省级信息消费体验中心。2 .产业数字化成效显著。积极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加速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支持装备制造、食品加工、家具制造等传统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提升。“十四五”期间,获评
3、省级数字化车间35家,香河机器人小镇被评为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园区,认定市级数字化车间40家。持续推进智能试点示范推广行动,全市124家重点企业实现智能制造诊断全覆盖。围绕打造现代商贸物流重要产业基地,智慧物流、电子商务、数字文创等产业领域蓬勃发展,培育一批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国菜鸟骨干网、韵达华北地区总部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地。充分利用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发展“智慧农业”,对蔬菜水果进行精准耕种、实时观测和远程控制,开发“智能增温云服务平台”等一批智慧应用,实现对农产品的全程溯源、智能监控、标准化管理。3 .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会展经济蓬勃发展,每年举办国内外品牌展会40余个。中国国际经济贸易
4、洽谈会在全国首次探索大型展会云上筹办新模式,利用5G等信息技术,主要活动全部“上云上网”。数字经济大会已经成为国内数字经济领域重要的思想交流平台、智慧共享平台、商务合作平台和产业推进平台。数字金融获得较快发展,金融机构银税贷等多款以大数据风控为根基的创新性产品相继落地。文旅线上发力,积极推出“云游”模式,以VR全景技术搭建网上虚拟展厅,对全市重点文旅资源进行宣传展示,有效丰富线上文旅产品创新供给,“云赏”直播展示实现720度云上游,通过网上展馆及网上直播带货实现产业联动。4 .创新引领动能凸显。“十四五”期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由“十二五”期末的135家增至905家,增长5.7倍,科技型中小企业
5、数量由2015年的3262家增至8796家,增长1.7倍,涵盖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集聚了新奥科技、华为、京东方等一批具有核心技术和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国内首条全柔AMOLED生产线建设投产,创新研发“五觉特种机器人”系列产品、OLED发光材料及彩色光刻胶材料技术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和核心关键技术。截至“十四五”期末,全市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3件。5 .智慧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加快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市域治理现代化水平。加快推进全市网格化治安巡逻防控体系建设,已建成智慧平安社区194个,智慧警务站81个,万人视频监控安装率全
6、省第一,打造全域覆盖、全程可控的智慧“护城河”。扎实服务企业和群众,全面提升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能力水平。市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6.8%o企业开办时间率先进入“小时”时代。充分依托“一窗通”平台,提升拓展“一站式”功能,全程实现“指尖办”。深入推进城管智能化建设,市数字城管系统年均处置城市管理类案件40余万件,结案率达到99%以上。智慧社保实现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全覆盖。建立了劳动监察网格化体系和网络化平台,县级覆盖率达90%以上,实现对全市用人单位劳动用工信息的分类监管、动态监管。(二)存在问题一是创新引领发展动能偏弱。研发创新“重技术、轻模式、转化少”现象比较明显,创新成果“
7、散、单、小”状况较为突出,高水平创新人才团队尚显不足,创新环境载体能力亟待加强,创新外联内生动力不强,新业态、新模式、新机制推广应用尚需加强。二是数字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全市信息产业规模龙头企业占比过大,与属地产业关联度较低,对集群化、链条式发展带动力偏弱,受周边发展高地虹吸作用、规划管控、资源禀赋等因素制约,落地达产“大项目、优项目、强项目”不多,增量碎片化明显,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三是价值链占位相对低端。大数据产业非实时服务较为突出,大数据应用和分析服务水平较低。电子信息制造企业仍以“代工”为主,产品附加值不高。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不快,在产业链价值分成中“低位利少”现象突出。四是数字化转型步伐
8、偏慢。数据生产要素作用发挥不够,数据融合共享共用尚需加强,信息应用整合力度不足,未能形成“数据+应用”合力,受资金、政策、认知等因素制约,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偏慢,数据驱动发展、智能带动转型的动力不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数字经济发展。(三)面临形势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十五五”时期,全市数字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新阶段,面临一些新的形势要求。从国际看,世界主要国家均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数字 经济发展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