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docx
《“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docx(5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前言区是城市核心区之一,实际行政管辖8个街道,82个社区,陆域面积128.85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比例高,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任务艰巨。区辖地全部位于滇池流域内,有等15条入滇池河流,滇池湖滨带及入湖河流水生态环境保护责任重大。区经济发展良好,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1383.47亿元,位居全省县(市)区第一,誉为“云岭第一区”,但要实现社会经济全面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十五五”时期是区聚力自贸试验区主战场,深入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成为城市新中心、综合枢纽重要承载区、开放发展引领区的关键时
2、期。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省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工作部署,推进市建设绿色低碳产城融合引领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示范城市、“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的具体工作要求,提出产业发展质效显著提升、开放创新水平显著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显著提升、生态治理能力显著提升、群众幸福感满意度显著提升,基本建成“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展示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五”总体目标。为保障总体目标的实现,区根据国家、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国家、省、市“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完成区“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本规划是“十五五”期间统筹推进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3、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制定相关专项规划、行动方案、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本规划基准年为2025年,规划期为2026年至2030年,展望至2035年。一、生态环境保护基础与形势(一)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十四五”期间,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产业发展提质增效,打响碧水、蓝天、净土三大保卫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污染治理成效显著,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完成市下达总量削减指标,单位GDP能耗较2015年下降18.54%。城镇“两污”设施建设顺利推进,城镇生活污水
4、收集处理率达到95%,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完善大气环境监测预警、联动执法机制,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综合执法,空气质量优良率98%。城市环境噪声Io0%符合功能区要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滇池及入湖河流水质明显改善。以滇池水污染防治工作为核心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强力推动“三年攻坚”行动,投资44.5亿元,实施滇池保护治理项目72个,超额完成四项主要污染物入湖污染负荷削减目标。滇池水环境质量由V类提升为IV类。构建起“三级河长四级治理体系”,深入推进入滇池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面开展入河排污口核查和截污整治,实施支次沟渠水质提升工程,基本消除了城区内的黑臭水体,入滇池
5、河流水质脱劣V类水体比例提升到83.3%,地表水达到或优于III类的水体比例23.1%,入滇池河流水质大幅改善。城乡生态环境绿化美化。强化滇池流域面山森林涵养水源的生态功能,依托金马山、跑马山、凤凰山、子君山建设生态休闲公园。加快滇池湖滨湿地建设,建成海东、王官、星海、福保、宝丰半岛等10个带状湿地公园并相连成片,Iokin的环湖生态休闲廊道初具规模。建设盘龙江、海河、新宝象河等主要景观河道生态湿地及绿廊,建设南绕城高速、广卫高速、昆玉高速两侧生态防护绿带。城市公园因地制宜“提质增绿”,公共绿地面积持续增长,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全区森林覆盖率36.8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67平方米,“多彩
6、”生态宜人,“世界春城花都”在掀开面纱。生态环境保护投资稳步提升。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大对工业污染治理、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及生态建设的投资力度,生态环保投资逐年增加。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采取有力措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2017年成功创建为省生态文明示范区,2025年胡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区域百强榜位居绿色发展第一名,2022年中国投资竞争力百强区位居第56名。(二)面临的挑战仍十分严峻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区生态环境保护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时期。滇池及入湖河流水环境污染防治、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仍是生态环保
7、工作的重点。在相对容易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改善后,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去解决剩余的“硬骨头”问题,污染防治攻坚战任务依然艰巨,必须动真碰硬、持之以恒。城市生态空间不足,资源环境承载力矛盾突出。区实管区域面积有限,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十分稀缺,未来城市建设、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实施和人口增长愈加受到资源环境的约束。现存耕地资源大多位于滇池湖滨,要守住滇池水环境质量和基本农田保护的底线压力巨大。城区几乎都已城市化,建筑密度高,生态用地数量少、分布不均衡,生态建设空间不足,生态安全保障能力弱。金马山、凤凰山、跑马山等面山生态系统均遭受不同程度的人为侵扰和破坏。河道源近流短,区域降水自产水量少,城市供水
8、及农业用水量大,生态用水极度缺乏,大部分河流上游无稳定的清洁水源补给。河道岸线受人为建设干扰严重,原有自然净化能力极为有限,水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基本丧失,部分河道甚至成为排污河。受滇池湖盆风场影响,大气扩散条件有限,环境空气中细颗粒物、氮氧化物、臭氧的污染防治工作任重道远。污染治理基础设施不完善,水环境压力巨大。城市化进程加快,建成区面积持续扩张,人口规模迅速增加,污水、垃圾、生活废气、交通移动污染产生量快速增长。城区污水管网不完善,截污管网建设滞后,管网密度不足,清污分流不完善;管网联通度不够,相对高差小,管网内污水流动性较差;管网运营管理机制不健全,泥沙、垃圾等地表沉积物淤积堵塞,严重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生态环境 保护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