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方案.docx
《“十五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方案.docx(4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方案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行动,是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内在要求。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生态环境部等18部门关于印发“十五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省生态环境厅等26部门关于印发省“十五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和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省“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试行)X省“无废城市”建设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职责分工的通知,结合市实际,制定本工作o第一章总则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
2、神,全面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聚焦典型固体废物利用处置的难点和痛点,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强化制度、技术、市场、监管等保障体系建设,努力打造典型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高地和产业发展高地,深入探索资源型城市全面绿色转型发展路径,加快建设生态。二、基本原则(一)坚持系统谋划、注重协同联动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将“无废城市”建设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碳达峰碳中和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部署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固体废物污染环
3、境防治减污降碳的重要作用,高质量完成“无废城市”建设各项任务。(二)坚持问题导向、推动绿色转型立足破解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难题,锚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大、利用处置难、环境风险高的行业,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加快补齐治理体系和基础设施短板,持续提升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能力,推动形成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三)坚持依法治理、深化改革创新严格落实各项法律法规要求,健全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长效机制。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打通各部门监管壁垒,建立健全固体废物管理制度、技术、市场、监管四大体系,为“无废城市”建设提供支撑保障。鼓励各县(区)主动创新、先行先试,积累好经验和好做法。(四)坚持党政主
4、导、倡导多元共治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格局。建立分工明确、权责清晰、协同增效的管理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园区、骨干企业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形成全社会户户知晓、人人参与“无废城市”建设的良好氛围。三、实施范围及期限(一)实施范围实施范围为市全域,包括县、清丰县、南乐县、范县、台前县和华龙区5县1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总面积4188平方公里。(二)实施期限实施方案编制的基准年为2026年,实施期限为2023年至2030年,其间持续推进“无废城市”建设。2022年有关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市“无废城市”建设
5、工作的重要参考。第二章建设目标及指标、总体目标推动资源型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持续提升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到2030年,全市固体废物产生强度稳步下降,资源化、无害化水平显著提升,区域处置设施缺口基本补齐。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总量趋零增长、主要农业固体废物全量利用、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水平全面提升、危险废物全面安全管控,基本实现固体废物管理信息“一张网”。“无废”理念深入人心,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有效发挥,绿色出行、绿色居住、绿色消费成为新风尚。打造典型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高地和产业发展高地。充分发挥市区位优势,着力
6、建设豫北跨区域固体废物协同利用处置中心,打造豫北跨区域“无废城市”建设协同发展样板,助力黄河流域“无废城市”示范区建设。到2030年,完成市“无废城市”建设的25项制度体系建设任务、19项技术体系建设任务、21项市场体系建设任务、17项监管体系建设任务、37项重点工程,打造“无废”绿色能源供应高地模式、畜禽粪污协同多源固体废物利用模式、生活垃圾全量收集利用创新模式、生物基材料应用示范模式、铅蓄电池“无废”产业链模式等五大特色亮点模式。二、阶段性目标全面启动阶段(2023年)。摸清市固体废物管理现状,聚焦面临的突出问题,建立市“无废城市”管理机制、协调机制和宣传机制,制度体系初步建立,市场体系和
7、技术体系建设工作启动,关联产业转型升级、固体废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全面启动推进,在重点机构、社区开展宣传培训工作。重点建设阶段(20232030年)。到2030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5%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农膜回收率达到95%以上,城市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90%以上,快递绿色包装使用率达到95%以上,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比达到100%,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20%以上,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40%以上,危险废物全面安全管控,医疗废物应急处置能力显著提升,培育一批固体废物利用处置骨干企业,“无废城市细胞”创建取
8、得显著成效,逐步形成“无废城市”建设模式。持续推进阶段(2030年及以后)。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无废城市”建设成果和经验得到推广,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典型固体废物利用处置产业发展,推动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助力实现“美丽”建设目标。三、建设指标根据国家和省“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有关要求,结合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固体废物管理工作等情况,市“十五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共确定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50个三级指标。三级指标中,必选指标为27个,可选指标为23个。第三章主要任务一、提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一)推动产业优化,促进工业“无废”转型1 .持续优化城市工业产业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时期 城市 建设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