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docx
《“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docx(4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方方”住4环够保护规则为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建设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制定本规划。一、继往开来,全面开启生态环境保护新征程(一)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历史性成就。“十四五”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列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的主要任务完成良好,16项生态环境指标
2、全部达到规划目标要求。蓝天保卫战取得突破性进展。对216家重点涉气企业排放量日控月考,尤其是环城50家重点工业企业,通过“压煤”“压线”“压排”等措施,严控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力实施工程减排,对钢铁、焦化、玻璃、水泥、陶瓷行业进行超低排放改造,开展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和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35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淘汰。强化机动车污染防治,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实现动态清零。加强面源污染防治,施工工地严格落实“七个百分之百”和“两个全覆盖”要求。科学应对重污染天气,将全市6929家涉气企业纳入减排清单,实行差异化管控。2025年,我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5.65,比2015年下降41.
3、9%;PM。平均浓度53ug113,比2015年下降47.5%,圆满完成PM.“退倒十”任务;达标天数212天,比2015年增加72天,其中优级天数32天,比2015年增加20天;重污染及以上天数16天,比2015年减少34天。碧水保卫战取得明显成效。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白马河、牛尾河、顺水河治理工程,完成了牛尾河襄都区段、任泽区段和顺水河南和区段清淤、筑堤、护岸工程,生态补水达到14.8亿立方米。狠抓源头治理,完成18家城镇污水处理厂、25家园区污水处理厂、20家直排外环境工业企业污水处理厂、23个重点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作。加强水质监管,建立“河流监测预警平台”,在8条重点河流的交汇
4、处、入河排污口、过村路段、工业企业等重点位置布设39个河流预警监测站,并在河流沿线安装268个视频监控,对重要河段实时监控,保障河流断面水质达标。持续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违规问题排查整治,完成260个乡镇级及以下(含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工作。2025年,我市8个地表水国家、省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到或好于国家和省考核目标;21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地下水III类标准,朱庄水库地表水型备用水源地水质达到地表水II类标准,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o净土保卫战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土壤状况详查和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工作,完成涉重金属企业和农用地周
5、边企业涉重金属环境问题排查。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置能力及布局不断优化,“洋垃圾”实现零进口。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全部达到100%,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超额完成。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升级产业结构、优化用地结构、调整运输结构,全方位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2025年全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比2015年削减47.2%、37.7%,24.7%、26.0%,超额完成了“十四五”总量减排目标任务。生态功能持续提高。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治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编制完成“三线一单”,违法违规破坏生态环境问题专项整治成效显著。大力开展造林绿
6、化活动,森林覆盖率达到34.l%o积极推进任泽区大陆泽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修复,基本完成内丘县鹊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湿地保有量2.34万公顷。(二)生态环境保护迎来新机遇。“十五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进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新阶段,实施重点行业减污降碳行动,构建绿色清洁能源生产供应体系,推广低碳技术的研发应用,实现绿色制造技术突破,将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排放,同时也推动生态环境治理模式从末端向源头、从单因子控制向协同控制转变,为我市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重大国家战略和国家大事深入实施创造新的历史机遇。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建设京津冀生态环境支
7、撑区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措施,也为我市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修复,全面推动经济发展绿色转型带来强大动能。充分挖掘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打造大运河文化带,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大运河段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推进将带动我市东部区域发展,对改善沿岸地区生态环境,提升环境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生态文明建设政策制度体系日益完善。我市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实施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完善生态补偿制度。市级层面先后成立了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生态环境 保护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