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docx(3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为顺应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构建民政事业新发展格局,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十五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划。一、“十四五”时期民政工作回顾“十四五”期间,县民政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全国民政工作会议精神为引领,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载体,用“专、精、细、实”统筹做好各项工作,全县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防灾救灾应急体系建设、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殡葬改革、地名普查、优抚安置工作、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社会组织登记和
2、管理、婚姻和收养登记等民政业务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实现民政事业创新科学发展,形成整个队伍真抓实干、务实进取的良好局面。(一)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网更加牢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充分发挥民政部门“减震器”“稳压器”职能,织牢织密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网,“十四五”期间,全县共发放各类民政救助资金48681.17万元,所有资金均通过社会化及时、足额发放到群众手中,确保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出问题,保障经济社会和谐稳定。L救助对象应保尽保,救助标准逐年提高。2025年底,全县共有城市低保对象845户975人,占城镇常住人口的比例为1.55%;农村低保对象6232户16512人,占农村常住人口的比例为7.18%
3、,特困供养救助对象1386户1494人。城市低保对象保障标准由2016年的每人每月470元提高到2025年的660元,增幅为40.43%,达到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5.51%,月人均补助水平由2016年的325.69元提高到2025年的377.88元。全县农村低保对象保障标准由2016年的每人每年2800元提高到2025年的4800元,增幅为71.43%,达到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9.17%,月人均补助水平由2016年的159.48元提高到2025年的249.32元,补助标准A类从2016年的220元/人月提高到2025年的375元/人月、B类从2016年的160元/人月提高到
4、2025年的300元/人月、C类从2016年的135元/人月提高到2025年的180元/人月。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标准集中供养的特困人员从2016年的500元/人月提高到2025年的1000元/人月、城市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从2016年的500元/人月提高到2025年的838元/人月、农村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从2016年的410元/人月提高到2025年的838元/人月;特困人员照料护理补贴从2016年的一级、二级重度残疾人按照70元/人月、40元/人月的标准执行,提高到2025年的集中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护理补贴一档(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835元/人月、二档(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418元/人月、三
5、档(具备生活自理能力)251元/人月,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护理补贴一档(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151元/人月、二档(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88元/人月、三档(具备生活自理能力)50元/人月。“十四五”期间,累计发放城市低保资金8025.63万元、农村低保资金23094.35万元、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资金7304.66万元。2 .围绕脱贫目标,履行社会保障兜底职责。2025年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享受农村低保的有12996人,占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14.25%,将符合社会救助条件的“三类”对象纳入农村低保1532人、特困人员救助供养64人,实现了对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全覆盖。3 .临时救助成效显著。制定下发
6、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临时救助工作的实施方案,全县13个乡镇均建立了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十四五”期间,发放城乡临时救助资金5629.07万元,帮助35540户次138714人次城乡低保边缘群体、因灾因病因突发事故致贫返贫群体、已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但仍较为困难的群体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4 .启动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落实困难群体价格临时补贴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及时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和特困供养对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十四五”期间,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和特困供养对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34.28万人次1022.24万元。5 .医疗救助有效实施,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
7、病返贫问题得到有效缓解。2016年2019年5月,共支付城乡大病医疗救助资金3206.88万元,累计救助166877人(次);共支付健康扶贫医疗救助资金2084.93万元,累计救助26761人(次)。机构改革后,医疗救助于2019年6月起划归县医疗保障局。6 .灾民基本生活得到保障。2016年2019年3月,共下拨救灾资金742.4万元,发放救灾粮73.23万公斤,解决了16447户68005名灾民的基本生活;缴纳农村民房灾害保险305.62万元。机构改革后,该项工作于2019年4月份划归县应急管理局。7 .低保专项整治成效明显。建立群众诉求解答办理长效机制,持续开展“政策保”“人情保”“关系
8、保”“错保”“漏保”等问题整治,全面开展“一部手机办低保”工作。8 .孤儿救助政策得到落实。2025年底,全县共有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65人,保障标准众2016年每人每月1057元提高到2025年的1280元,增幅为21%,“十四五”期间,累计发放孤儿救助资金4074人次465万元(其中包含2019年2025年期间发放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补助资金7.8万元)。9 .流浪乞讨人员得到妥善救助安置。“十四五”期间,救助流浪乞讨人员614人次、发放救助资金7.27万元。10 .加强了基层民政社会救助力量建设。配备了163名县、乡社会救助工作人员和村(社区)社会救助协理员,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民政 事业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