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docx(5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为全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推进新时代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明确“十五五”时期区民政事业发展主要目标、主要任务、重点项目和保障措施,依据省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市“十五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制定本规划。第一章发展基础“十四五”时期,在省、市民政部门指导下,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区民政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切实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
2、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各项民政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为“十五五”民政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一节发展成效一、社会救助体系日趋完善,夯实托底保障基础城市居民低保工作有序展开。区民政局完善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巩固动态管理下的按标施保、应保尽保和分类施保。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标准从590元/人/月提升至640元/人/月,累计发放低保金17555.81万元;进一步规范城市低保审核审批程序,引入第三方对区八个街道4269户4150人进行辖区低保家庭经济状况入户核查,累计取消城市低保对象309户1394人,申请对象经济状况核对率达100%,审核准确率90%以上。城乡医疗救助成
3、效显著。2017年制定出台区医疗救助实施细则(试行),扩大了救助范围,提高了救助标准,最大限度地缓解了居民医疗困难和问题。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引导并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医疗救助。全面实行城乡医疗救助“一站式”网络结算方式,依托医保系统,开通覆盖市、区、街道三级定点医疗机构12家,“一站式”结算率达90%以上,“十四五”时期共为低保、特困对象实施医疗救助2922人次,累计支出救助金1501.75万元。此项工作已于2019年4月底移交到区医疗保障局。困难群众临时救助细则逐年完善。制定出台区困难群众帮扶解困资金管理办法,足额配套专项资金100万元;制定出台区临时救助实施细则(试行),将3000元以下的救助
4、审批权限下放至街道办事处,提高临时救助的时效性。全面启动困难群众帮扶平台,强力推进社会救助与精准帮扶无缝对接,区1791名干部职工开展了遍访困难群众,问需于民的结对帮扶工作。“十四五”时期累计救助困难家庭和个人1236人次,累计支出救助金613.16万元。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力度持续加大。积极探索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依法做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工作机制,加强社会救助工作队伍建设,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基层工作力量薄弱的局面。二、养老服务事业健康发展,惠民福利提标扩面建立“1+8+N”养老服务体系。建立1个区级养
5、老综合服务中心、8个街道级社区居家调度中心、N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或站点。区建有16家养老机构和43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共有养老床位4683张,建成区养老综合服务示范中心。创建“照护”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品牌。区获省民政厅“全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工作试点”,为85周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提供“助餐”、“助浴”、“助医”等10项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打造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已开展服务4700人次,服务总时长3700小时。成立区养老服务人才学院。2025年区养老服务人才学院成立,搭建养老服务培训、咨询、人才孵化、人才交流共享四大平台,发挥社会治理、政策咨询、产品研发、窗口示范、人才培养、资质认证等六大
6、功能。创新区“时间银行”养老服务模式。2025年市首个“时间银行”养老服务模式在区实施运行,推动互助养老发展。“时间银行”志愿者团队超过K)O人,累计服务时长2121小时,累计存入时长937小时,163名老年人参与了不同形式的养老服务。多措并举推动医养结合新发展。区获国家卫健委“全国医养结合试点区”。一是强化养老机构与医院的合作,为入住老年公寓的老人开通老年医疗康复绿色通道。二是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养老机构签订合作协议,签约率100%。2017年双凤社区提出了“医养结合,双重养老”的养老服务模式。三是定期组织人员为老年人巡诊,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建立“全科医生团队+居家
7、养老”的嵌入式工作机制,重点开展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十四五”时期累计投入政府购买服务资金356.28万元。建设“互联网+”智慧养老体系。区率先在全省开展社区“智慧养老”综合服务,通过“互联网+”智慧养老体系,形成“15分钟智慧化便民服务圈”,养老服务100%全覆盖。运用大数据平台、智能腕表、养老服务APP等现代互联网高科技技术手段,为老人打造温馨家园,开启“智慧养老”新模式。社会福利体系全面发展。一是建成区颐养康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规模达3.8万平方米,集养老院、信息中心、医疗康复中心、护理护训中心、孤残儿童临时救助点、救灾仓库为一体的福利中心。二是做好儿童福利工作,发展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服务
8、设施,“社区儿童之家”覆盖率达90%。三是推动福利企业发展,完善和落实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扩大残疾人生活补助范围,做好残疾人服务工作。三、城乡社区建设成效显著,社区治理创新增效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圆满完成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开展社区基层民主协商,加强居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欣景社区先后多次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18年创建为省、市两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蓬勃发展。一是重点培育孵化本土城乡社区公益慈善类、枢纽型社会组织。2018年省首家集市、区、街道、社区“四级一体”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揭牌运营。“十四五”期间,区共登记社会组织568家,其中孵化培育城乡社区类、公益慈善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民政 事业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