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docx(2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工业立区”战略的深入实施,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近年来,区坚持工业立区不动摇,2025年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例达35.4%,形成了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大健康、新材料等五大新兴产业。这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人才支撑。然而,当前我区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企业招工难、技工普工短缺的现象长期存在,加之周边先进城市的虹吸效应,进一步加剧了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这对我区未来五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带来了新挑战、提出了新要求。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带来了新压力。近年来,我区
2、老年人口总量持续攀升,2025年全区户籍人口76.59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17.18万人,占比22.43%,而全区仅有社会福利院和养老机构25间,床位4518张,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严峻的老龄化趋势对我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体系提出新要求,迫切需要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实现制度、政策的协调和联动调整,积极应对社保征缴扩面难度加大、老人护理行业用工短缺等一系列问题,切实增强社会抵御风险能力。第二章总体要求持以用为本、人才优先原则,做大做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技能人才队伍,实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渠道更加畅通,努力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技艺精湛的高素质
3、人才队伍,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保障。至十五五期末,新增急需紧缺博士硕士人才437人,新增专业技术人才3800人,新增技能人才23000人以上,高技能人才总量占技能人才总量35%以上;开展补贴性培训125000人次以上,开展“粤菜师傅”培训1500人次以上,开展“南粤家政培训6500人次以上。构建更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和矛盾调处机制更加健全,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劳动保障监察治理效能继续提升,劳动者待遇和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劳资纠纷风险得到有效控制。至十五五”期末,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成功率达到75%以上,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达到95%以上,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
4、结案率达到100%O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信息化、便利化取得重要进展,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更加健全,人力资源服务业快速发展。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广泛应用。十五五期末,区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到87.69万人,常住人口持卡率达到97.50%O4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万人19.3619.4319.519.5719.6119.65约束性5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万人20.8120.8320.8520.8720.8920.9约束性三人才队伍建设6新增专业技术人才人数人115918002300280033003800预期性7新增博士硕士人才人数人2451322
5、17307367437预期性8新增人401042004400460048005000预期性17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万人85.2185.886.0186.5887.0687.69预期性注:口内为累计数。第三章提升“乐业五邑”品牌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落实“六稳六保决策部署,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提升“乐业五邑工作品牌,推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稳定重点群体就业,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形成敬业乐业的社会氛围。第一节强化“葵乡”就业政策坚持就业优先目标导向。将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全面融入稳增长、
6、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个领域。持续提升产业带动就业能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稳定岗位扩大就业。加快出台区促进“葵乡人才“发展措施,强化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促进各镇(街)政府落实就业工作主体责任。持续加大各级财政就业补助资金投入力度,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健全跨层级、跨部门的常态化促进就业协同联动机制和重大风险协同应对机制,切实防范规模性失业风险。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建立经济发展与促进就业联动机制,推动财政、金融、投资、消费、产业等政策聚力支持就业。充分把握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契机,优先支持吸纳就业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行业、企业发展。建立公共投
7、资、重大项目建设带动就业的效果评估机制,发挥头部企业及产业链、重点建设项目、核心发展区域、重大发展平台和产业园区对就业人口的承接、容纳,吸引聚集新增劳动力。加快构建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优先支持吸纳就业能力强、潜力大的现代服务业、部分劳动密集型行业和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发展。建立健全统筹城乡的就业政策体系。构建更有力更完善的就业创业政策体系,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吸纳就业,促进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提高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加快聚集、科学调配劳动力资源,推动形成就业需求侧与岗位供给侧有效衔接机制,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健全就业创业政策与乡村振兴衔接长效机制,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返乡创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人力资源 社会保障 事业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