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林业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林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林业发展规划.docx(2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林业发展规划“十五五”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时期,林业肩负着优化生态环境,促进产业发展,繁荣生态文化的重要使命,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作用。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和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县林业实际情况,编制县“十五五”林业发展专项规划。一、“十四五”林业发展成就“十四五”期间我县围绕建设现代林业目标,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补短板、强基础、促转型”的要求,全面落实六大任务。林业生态建设和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实现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双增长,森林覆盖率从2015年的70.57%提高到71.35
2、%,增长了0.78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从2015年的630万立方米增加到875万立方米,增幅达38.89%,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林地保有量均居全市第一。2017年12月获评“省森林县城”称号。(一)林业改革持续深化。一是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十四五”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场交流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有关要求,下发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美丽中国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仙委发20182号),坚持生态优先、先行先试,立足以民为本,全面落实林业产权,推动“三权分置”,着力构建现代林业产权制度。二
3、是加大林业金融扶持力度。拓宽林业投融资渠道,成立县怀农林木收储有限公司,有效解决林权抵押人对生产经营相关的资金融资需求。三是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加快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促进商品林专业化、规模化经营,全县已有林业专业合作社159个,家庭林场69个,上报评选达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标准化建设2个。四是开展国有林场改革。2018年顺利完成县柳溪联营林场改革各项工作,改革后更名为“县生态国有林场”,机构级别保留副科级不变,核定事业编制62名,加挂“木兰溪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牌子。五是开展护林员管护机制改革。2017年1月我县在全市率先开展护林员管理机制改革,
4、对新聘任护林员186名,进行统一培训,统一办理工伤保险,统一签订非全日制劳务派遣合同,引进“智能护林员巡护管理系统”,对护林员进行信息化监管,提高巡山护林成效。六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做好权责清单清理整合工作,规范林业行政权力运行,深化放管服改革,确保林业行政审批事项的承接,取消和规范到位,结合2016年行政中心标准化建设,审批环节从原来的“五个环节”减少到“三个环节”,承诺件时限比法定时限缩短50%以上,控制在7个工作日内,提交材料进一步简化,减少材料20%,取消“木材经营加工批准书”和“木材运输证”审批事项。(二)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十四五”以来,我县加强生态建设,创建美好绿色家园。一是植树造
5、林超额完成。“十四五”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大造阔叶树、绿化全”三年(2018-2025年)行动计划,加快植树造林,加强中幼林抚育和珍稀树种用材林培育,开展林分修复,优化树种结构。五年累计完成植树造林14.61万亩,占任务9.99万亩的146.3%,完成森林抚育21.02万亩,占任务21万亩的100%,完成封山育林17.85万亩,占任务16.33万亩的109.3%。二是城乡绿化取得新进展。我县深入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每年尽责率均在85%以上,认真实施县城乡绿化提升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5年),完成了长达26公里的仙港大道两侧绿化提升,城区高速出口下楼片区及仙兴路绿化,枫亭高速出口至绿色
6、纤维产业园道路绿化提升,绿色纤维产业园配套绿化和铁路沿线绿化提升等,积极创建省级森林县城,2017年12月获评“省森林县城”称号,枫亭镇于2019年被命名为省森林城镇,社硼乡白洋村、游洋镇兴山村、书峰乡兰石村等7个村被认定为国家森林乡村,西苑乡凤山村、菜溪乡菜溪村、鲤城街道办富洋村等14个村被命名为省森林村庄。三是生态文化日益繁荣。“十四五”期间,生态文化广泛普及,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显著增强,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防模式逐步完善。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以植树节、湿地日、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等重要节日为契机,集中开展以保护生态、
7、热爱森林、建设家园、节约资源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评选香樟为县树、桂花为县花,完成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完善名木古树电子数据库档案,全县现有挂牌保护的古树名木500株,后备名木古树92株,积极参与“树王”评选,游洋镇金石村南酸枣2016年被评选全省南酸枣树王。2019年游洋镇兴山村被中国生态文化协会授予“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四是木兰溪源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取得新成效。建设保护区管理站办公用房1处,管理所3个,建设生物防火林带30.6公里,建设保护区22台野外视频监控设备,配备35部护林员巡护终端,布设32台野外动物红外线相机,在苗圃建设生态科普馆一座,建筑面积约300m2o五
8、是开展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试点改革。2017年起我县着手开展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等改革试点工作,在木兰溪源自然保护区,省级重点饮用水源保护区上游等重点区位赎买商品林6477亩,赎买后通过进一步的封山育林,树种改造等技术措施,有效提高其涵养水源生态功能。(三)资源保护全面加强。高度重视保护发展森林资源工作,成立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的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十四五”期间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制定了至2025年我县保护发展森林资源主要工作目标,县人民政府与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签订了年度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书,组织保护发展森林资源年度考核工作并兑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林业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