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文化体育和旅游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文化体育和旅游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文化体育和旅游发展规划.docx(4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文化体育和旅游发展规划前言为推动文化、体育和旅游高质量发展超越,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十五五”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省体育局关于印发省“十五五”体育发展规划的通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十五五”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62030年)的通知和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二C)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精神,编制县“十五五”文化体育和旅游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涵盖文化、体育、旅游、文物、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方面,阐明未来五年文化体育旅游事业和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重点项目
2、和保障措施,制订推进文旅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纲领,为未来5年全县文体和旅游的发展提供前瞻性的、可操作的发展路径与目标。本规划以2025年为基期,规划期为20262030年。第一章发展回顾和面临挑战第一节发展回顾“十四五”期间,我县文体和旅游工作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幸福新”总体目标,抓好文化、体育、旅游、广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文体和旅游活动,认真实施文化遗产保护等工作,主要目标指标和重点任务基本完成。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挖掘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我县有省级非遗项目6项(李家五经魁、长校十番锣鼓、嵩溪豆腐皮制作技艺、长校打锡技艺、长校拔龙、欧阳真仙信俗);市级非遗项目32项、县级非
3、遗项目29项;省级传承人1个(李家五经魁),市级传承人3个(嵩溪豆腐皮制作技艺2个、李氏摸诊与方剂1个),县级项目传承人9个;新建县级非遗展览馆、非遗数据库和5个非遗传习所,有效保护和传承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与教育部门对接,开展“墨香建设”“民乐建设”“剪纸手工”等非遗活动,将“长校十番锣鼓”“客家三角戏”、刻字艺术、北里武术引入城关中学、昂立幼儿园、实验中学、李家学校等学校开办兴趣班,让学生近距离接触传统文化,从小树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积极参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2017年我县被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先进集体”
4、荣誉称号。县图书馆、文化馆先后获评“国家一级馆”,全县13个乡镇已按照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一场一厅五室”的标准完成文化室建设,配套设备基本完善,信息共享工程设备齐全,基本满足文化服务所需的要求,实现了正常免费开放。全县Ill个行政村、8个居委会均设有文体活动室、图书报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多功能培训室等,部分村居还同时配有室外活动广场,基本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格,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质量。按照为民、利民、便民的要求,做好基层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已建成长校镇文化站、龙津镇供坊村、李家乡鲜水村、长校镇河排村等4个省级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以及长校镇长校
5、村、赖坊镇赖武村等2个市级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开展文化惠民活动。积极实施送文化下乡、送戏下乡、送图书下乡等一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和惠民举措,让全县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五年来,结合春节、元宵节、中秋、“七一”、国庆等重大节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类群众文化艺术活动320余场,逐步实现从“送文化”到“种文化”的转变。大提琴教学工作持续开展,共有5个教学班,学员80余人,大提琴培训基地不断巩固和壮大。民间文艺团体蓬勃发展,目前,我县有正常开展活动的民间业余综合文艺团队25支,总人数100o余人,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大力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筹措
6、资金,加强乡镇文化站建设,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推进村级文体活动中心建设,提高各类农村文化设施的使用效益;开展特色文化活动,丰富农民业余生活;挖掘培育传统民间艺术接班人,加强乡村文化队伍建设,全县上下涌现重文化、建文化、学文化的高潮。文化遗产保护全面推进。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扎实做好全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的修正工作,已注册收藏单位4家,上报文物960件(套)。大力实施文物保护单位修缮工程,已对毛泽东旧居、青州巫公庄屋、上官氏宗祠等省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修缮,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项目与中央红军长征革命旧址群保护提升项目稳步推进。2017年,林畲毛泽东旧居、
7、红军夜校、红军医院被列入市第一批红色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我县被中宣部等四部门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现我县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1个,国家级传统村落4个,省级传统村落1个,市级古迹名村9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41个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4个。图书工作创新有效。县图书馆严格做好图书的管理、借阅登记及免费开放工作,不断完善外借室、成人阅览室、少儿阅览室、亲子阅览室等馆舍功能,积极开展绘本阅读、数字阅读等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不断满足全县广大读者的需求。目前,图书馆有馆藏图书8万余册,双休日对外开放,每周开放56小时,年均到馆8万人次、外借图书近9万册次、开展读者活动近百场。一
8、文化市场监管取得实效。以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为重点,加大对文化市场的执法力度,打击侵权盗版和各类非法出版物。扎实开展“净网”“清源”“秋风”“护苗”“固边”五大专项行动和“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不断拓展“扫黄打非”进乡村、社区、企业、学校等基层领域,努力营造健康文明的文化和旅游市场环境。我县现有文旅服务经营企业50家,其中文艺表演团体1家、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2家、高危险性体育项目(游泳)3家、出版物经营单位5家、艺术品经营单位5家、印刷企业5家、娱乐场所(含乡镇)17家、电影院1家、旅游企业12家。体育活动内涵丰富。利用各种节庆日,积极举办全民健身活动,并将全民健身运动会延伸到街道(乡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文化 体育 旅游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