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十五五” 专项规划.docx
《自然资源“十五五” 专项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资源“十五五” 专项规划.docx(3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自然资源“十五五”专项规划“十五五”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推进自然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关键时期。为贯彻落实二十大、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市委六届十四次全会和市委八届十次全会精神,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对高质量发展的要素保障作用,依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本规划。一、“十四五”时期工作回顾“十四五”时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保发展、优空间、护资源、惠民生”各项工作,在服务大局、敢于担当中实现了新作为、新发展,全市自然资源系统在服务发展、保护资源、维护权益、从严治党
2、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一)取得的主要成效1 .规划体系不断完善。一是突出规划引领,积极探索推动“多规合一”。2017年启动城乡总体规划修改,并作为省住建厅“多规合一”试点县市,融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多个规划,形成了“一本规划、一张蓝图、一个信息平台、一套运行机制”的“四个一”成果;二是城市发展重点区域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随着全市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骨架不断拓展,城西、城东重点区域编制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强化规划管控;三是加强专项规划编制,针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编制了城市燃气、海绵城市、文物保护与利用、公共服务设施、城
3、西片区市政设施等专项规划,指导项目建设;四是助力乡村振兴。2019年编制了市乡村振兴规划,确定乡村振兴总体构想和空间布局,完成村庄分类,因类施策;五是推进“多规合一”实用型村庄规划编制。根据年度确定的美丽乡村和人居环境整治村编制村庄规划,引导乡村空间布局。2 .落实最严耕地保护责任。用长牙齿的硬措施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强化耕地执法监管,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层层压实部门、乡镇、村共同责任,严格考核。充分运用遥感监测、无人机巡查等科技手段,强化源头管控,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和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等行为。严格落实耕地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补水制度,积极拓宽补
4、充耕地来源,开展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调整优化永久基本农田布局,增加耕地面积,确保耕地数量质量动态平衡。完成耕地资源质量分类调查工作。强化宣传引导,营造保护耕地浓厚氛围。确保32.145万亩耕地和26.18万亩永久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3 .林业资源建设持续推进。截至2025年底,全市森林覆盖率63.78%,森林蓄积量415万立方米,自然保护区面积3.6万亩,湿地总面积为7389.90公顷,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率达100%,率先在全省建成国家森林城市和天龙湾国家湿地公园,建成国家级“森林乡村”6个、省级“森林城镇”4个、省级“绿色示范乡村”47个。组织实
5、施长江经济带森林和自然生态保护与恢复工程,完成人工造林18.25万亩,封山育林15.31万亩,森林抚育10万亩。全面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落实国有林管护Ll万亩和国家、地方生态公益林管护41.45万亩。全面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2400亩建设任务,巩固上一轮5.3万亩退耕还林成果,完成精准灭荒1667亩。持续推进石漠化治理工程建设,生态治理中、重度石漠化地13.28万亩,有效提升了森林质量。结合精准扶贫,大力发展种苗花卉、林下经济、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建成林业特色产业基地3万亩,花卉苗木产业基地1.8万亩。林业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建立健全天保森林管护机构,落实专兼职护林员,实施管护全覆盖。试点推进森
6、林保险工作。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完善市、乡、村三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体系。强化防火能力建设,五年来未发生较大以上森林火灾。4 .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取得显著成效。积极推进矿山修复和地质灾害恢复治理,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和长江岸线修复,建成国家级、省级绿色矿山3个,新增矿山修复面积809.05亩。修复长江岸线22910米,复绿总面积达1500亩,打造生态岸线。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项目7万亩。清理拆除清江水域内网箱555户、86.47万平方米,境内清江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类水体标准。5 .矿山管理和地质灾害防治进一步加强。严格控制采矿权总数和开采总量,禁止开采区和限制开采
7、区内的矿山逐步退出。截至2025年底,煤矿全部关闭,高磷赤铁矿等在选冶技术过关前实行限采保护,矿山数量由2015年84家缩减为31家,露天矿山达到30万吨规模以上,基本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开采。探索地质灾害“四位一体”网格化管理模式,实现了地质灾害防治“零伤亡”。实施上级补助资金地质灾害治理项目4个,本级地质灾害治理项目23批次。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25场。6 .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大幅度提高。坚持“调控+管制”土地利用制度,采取“对上争取+对内挖潜”方式,着力解决项目发展空间和用地瓶颈难题,盘活闲置土地3500亩。7 .自然资源管理和政务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全面完成第三次国土调查、第五次森林资源普查
8、、农村“三权”确权登记、水流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等工作,为自然资源管理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树立“资源卫士”品牌,着力推进项目建设优化服务、政务审批“多审合一”、不动产登记“一窗联办、集成服务”等改革举措,取得明显成效。成功入选“全国百佳不动产登记便民利民示范窗口”创建单位。8 .自然资源执法和治理力度不断加强。严肃查处违法案件,维护资源利用秩序,持续开展“执法监察效能提升年”主题活动。坚持动态巡查与预警、监管与联动、预防与查处相结合,对发现的自然资源违法行为采取高压态势,依法依规严肃查处。规范自然资源依法利用。五年来共立案查处自然资源违法案件199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然资源“十五五” 专项规划 自然资源 十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