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工业转型升级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工业转型升级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工业转型升级发展规划.docx(4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工业转型升级发展规划前言县”十五五”工业转型升级发展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作为我县在十五五期间(20162020)工业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指导规划,将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五”规划概要为指导,结合全县城市文明建设、旅游民生发展,提出未来五年,全县将树立绿色发展、科技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先进理念,重点发展绿色轻纺鞋服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香产业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陶瓷、生物医药产业、特色食品饮料产业等特色产业;努力培育互联网+、生物科技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滋补养生产业,通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引入新兴技术和重点项目的招商,实现我县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同时,我县工业
2、经济发展要与时俱进,牢牢把握作为“一带一路”海陆交汇节点和自贸区的发展机遇,引入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互联网经济、智能装备制造等产业业态,逐步淘汰以小型煤矿资源开采、粗放型高污染原材料加工、低附加值产品生产为特点的落后产业,促进我县工业经济走向集中、集聚和集群化发展的健康之路。一、发展环境(一)发展现状“十四五”末,全县工业增加值完成153.99亿元,比增10.7%,增幅位居全市第四;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3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40.76亿元,比增11.2%,增幅位居全市第四。主导产业培育初见端倪,轻纺鞋服、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产值分别达到187亿元、102.3亿元。香产业产值达到47亿元
3、,荣膺“中国香都”,成为国家级制香基地。良格厨卫、翔达管桩、铭宇建材等企业建成投产。完成技改投入60亿元,连续5年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节能减排目标。总的看,“十四五”时期县工业发展成就丰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为“十五五”时期的更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工业园区建设初显成效,优势产业发展初具规模。根据“一区多园”战略思想,全县现已实现轻纺鞋服、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香产业、食品饮料、陶瓷等特色产业集中区,园区建设初显成效,优势产业初具规模。截至2015年底,县工业园区共进驻企业136家,其中投产110家,在建18家,创造工业总产值约250亿元,上缴各项税收L5亿元。泉永机械公司被
4、评为省科技型企业;欧美龙集团获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设立博士后科技工作站;蓬壶工业园利用“道口经济”优势,引入4家投资上亿元企业;达埔香品产业园完成一期二期建设;苏坑镇陶瓷产业园进驻11家企业,创造工业产值6.8亿元;介福乡陶瓷产业园引进科福材料、良格厨卫项目。特色产业有基础,未来发展市场优势明显。自古以来便是海上丝绸之路香料出口基地,制香历史源远流长。目前,达埔镇已获得“中国香都”称号,并在积极创建香都小镇。培育了“彬达”、“兴隆”等知名品牌,成立了香产业技术战略联盟,每年开展香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并设立省香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香产品研发中心,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打造“魅力情迷香都”提
5、供了技术支撑。目前面向东南亚、美国、印度等国家的香产业销售市场很大,未来发展国际市场优势明显。老醋获得较好发展,老醋醋业、顺德堂醋业等企业立足创新产品特色,走工业旅游、文化创意发展道路,大力拓展线上线下市场。生物医药引入永制药等龙头企业,也已发展成为极具本土优势的特色产业。煤锌陶土矿产资源丰富,资源型产业形成一定特色。全县以下洋、坑仔口、桂洋、横口为中心,围绕煤、石灰石、铅锌等矿产资源和水资源,形成了西部能源资源产业集聚区,是我县重要的工业经济载体;以苏坑、介福为中心,对高岭土开发发展陶瓷产业,通过对九牧良格等龙头陶瓷企业的引入,已形成北部陶瓷专业产业园区。由于丰富资源的有效开发,形成了特色资
6、源型产业优势。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商贸物流业发展有潜力。县毗邻厦泉,区位优势明显。公路方面泉三、莆永高速路穿境而过,拥有姑山、蓬壶、下洋、湖洋、东平等五个高速路道口,已形成永泉一小时经济圈、永厦两小时经济圈;铁路方面,兴泉铁路将在设站,为未来大宗货物物流往来与人员往来提供了便利。未来五年要依托快速铁路,吸引商贸物流企业投资入驻,推动我县工业产业集聚升级,调整产业结构,打造国家级主体功能区,建立一整套工业企业配套服务区和商贸物流产业聚集区,激活全县商贸物流产业发展的潜力。生态宜居环境优势独特,适合零污染工业长期发展。全县森林覆盖率近70%,位于晋江源头,水资源充沛,水果、中药材、茶叶等资源丰富。十
7、四五期间,全县全力推进“山水名城,特色乡镇,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战略成绩显著,打造的桃溪流域生态经济实验区将逐步形成环境友好、山水宜居、产城融合一体的发展模式,极大地凸显了“山青、水秀、天蓝、人美”生态宜居环境的优势,独特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禀赋适合零污染工业长期落户发展。“十四五”时期县工业发展成就丰硕,但是,仍然存在较突出的问题,亟需解决。作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县,保护与发展存在一定矛盾。县自然生态环境优势明显,于2013年被评为国家生态示范县,2015年起全县致力于创建“联合国人居奖”,努力实施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花园城市”。然而在达埔镇、下洋镇、介福乡等地,香产业、煤炭能源和陶瓷材料等工业
8、产业较为集中,生产中无法避免工业垃圾和污水排放的问题。同时食品饮料、生物医药等产业又对环境较敏感,这些都是工业发展的较大桎梏。因此要合理治理污染、发展绿色经济,如何均衡污染治理、发展循环经济之间的关系,需要在未来重点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行业缺乏大型龙头企业,产业发展规模受到局限。县工业企业数量较多,但规模偏小,涉及纺织服装、机械制造、食品饮料、生物医药等各个领域,产业不够集中,各类产业领域内仅有几家规模型企业,没有形成明显的产业集群,缺少带动力强劲的大型龙头企业。多数企业处于初加工阶段或产业链上游,创新技术环节薄弱,产品附加值较低,从而导致产业整体水平不高、发展规模受限,企业转型升级困难。园区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工业 转型 升级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