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体育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体育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体育发展规划.docx(2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体育发展规划体育事业发展是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升市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内容。为促进我市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体育强市目标,发挥体育在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推动我市经济转型升级、增强全市凝聚力和文化竞争力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十五五”时期我市体育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编制本规划。一、发展现状“十四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体育局的有力指导下,在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系统的共同努力下,我市体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一)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制定了市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实施
2、计划市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5年)市体育设施管理办法市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全面推进全民健身工作开展,创办全民健身运动会,创新全民健身活动(赛事)举办机制,全市每年举办市级全民健身活动(赛事)100次左右,每年举办县级全民健身活动赛事200次以上,体育健身活动列入市年度民生实事。“十四五”期间,我市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大力实施体育设施建设,共筹措各类资金2.3亿元,共建成各级各类体育设施2282个,打造了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体育健身设施网络,实现了基层全覆盖。目前,全市各类体育场地数量达18924个,总面积1527万而,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21m2
3、,成功建成“15分钟体育健身圈”。新发展体育指导员11322人,全市共有体育指导员32005人,占全市总人口的4.2%。(二)竞技体育成绩有所突破我市竞技体育一直处于全省领先地位,在2018年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上,取得了3078分的比赛成绩,位居全省第二,输送成绩与郑州并列第一。在2019年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上共获得17金、11银、11铜,奖牌总数39枚,在全国地级市中名列前茅。“十四五”期间运动员共取得世界冠军13人次、亚军1人次、季军4人次,取得全国冠军35人次、亚军46人次、季军42人次。目前,我市在国家、省队集训队员113人,拥有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1个、女足青训中心1个、国
4、家单项后备人才基地4个、省级单项人才基地15个,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所、省级39所,国家级科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个、省级3个,国家级示范性青少年俱乐部1个。(三)体育赛事影响力持续提升成功举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运动会皮划艇激流回旋、射击(飞碟)、空手道决赛,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田径决赛,全国武术散打锦标赛暨第十五届世界武术锦标赛选拔赛,全国男子篮球联赛(NBL)、中国女子篮球联赛(WCBA),中国女足超级联赛、全国青年体操锦标赛、全国田径大奖赛、中美国际男篮对抗赛、第三十五届世界华人篮球赛、全国“牡丹杯”门球赛等100多项国际、国内高水平赛事,提升了影响力和知名度,对提高市民生活质量
5、、促进体育消费发挥了积极作用。由于组织工作出色,多次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最佳赛区。(四)体育产业规模逐步扩大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不断发展以及“健康中国”战略的逐步实施,我市体育产业从低水平、单一化向多层次、多元化扩展,体育消费从实物型向参与型和观赏型消费扩展,体育产业从追求规模向提高质量和竞争力扩展。目前,我市体育产业总规模105亿元,占同期GDP的2.085%,体育从业人数30.5万人,体育消费额120亿元,人均体育消费1700元,均高于全省水平。体育服务业所占行业结构比重大幅度提高。“十四五”期间,市成功入选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名单,建成了1个国家产业基地、
6、1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4个省级产业基地、5个省级产业示范单位、1个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1个省级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3个中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和1个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线路。与此同时,体育人才、体育宣传、体育交流、体育法制以及体育文化等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二、机遇与挑战“十五五”时期,我市体育既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和严峻挑战。从机遇上说,当今世界体育经济、体育文化、体育民生已成体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体育将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全国各地市都在制定新的发展战略,将体育作为战略性资源营销和运作,发挥体育的独特作用。2019年国务院印发了体育强国建设
7、纲要,并对体育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举办2022年冬奥会,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将体育作为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极大地激发了体育发展活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体育工作,我市体育发展指数位居、全国前列,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具备了由大向强转变基础,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体育竞赛运作组织体系、依法治理管理体系等多方面可以先试先行。体育在加快建设副中心、打造增长极、发力都市圈等方面形成新引擎,在全省全国发展中展现更大担当与作为。体育事业发展良好氛围逐步形成,体育作为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经济发展、改善民主、文化娱乐的功能正在产生积极而深远的作用和影响,体育
8、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高潮。从挑战上说,体育发展仍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广大市民的体育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市场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体育场馆、体育版权等大量体育资源尚未有效开发,公共体育供给社会化、专业化运作机制有待完善,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不强。体育产业能级不高,体育发展水平与当前副中心城市地位不相适应。体育强市建设面临激烈竞争。体育事业发展面临一系列、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亟待从传统的管理模式向创新管理服务模式转变。体育发展要更高、更快、更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重点领域和关键制度的改革能否取得突破,因此,必须加快推进体育的创新转型。三、指导思想和目标(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体育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