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备课教案(41课时).docx
《中医基础理论备课教案(41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理论备课教案(41课时).docx(5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中医基础理论教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课程名称中医基础理论课题绪论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形成和发展授课时数2教学方法课堂讲授,配合多媒体课件教学目的1了解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及中医学的学科属性;2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大体过程。教学过程1、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学科属性。(1)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2)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特性(3)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4)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2、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1)形成的基础和方法:(2)理论体系的确立: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难经、本经(3)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魏晋隋唐时期:王叔和脉经;巢元方诸
2、病源候论;孙思邈千金方。宋金元时期:陈言三因方:钱乙小儿药证直诀;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寒凉派、张从正攻邪派、李杲补土派、朱震亨滋阴派、张元素。明清时期:张介宾、赵养葵命门学说:吴又可、叶桂、薛雪、吴瑞温病学说。近代与现代:收集整理前人的学术成果中西汇通现代研究。3、中医学的继承与创新: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学。4小结重点难点1重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标志;金元四大家的理论创新;明清命门学说与温病学说的新理论。2难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一个整体系统,它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思考题
3、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标志是什么?2金元四大家的代表人物、学术特点各是什么?3明清时期中医学理论的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4中医学怎样才能实现现代化?参考文献1王新华主编.中医药高级丛书中医基础理论.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王芝兰主编.中医基础理论.黑龙江科技出版社,20013谢宁主编.中医基础理论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复习应试及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导丛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课程名称中医基础理论课题绪论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授课时数2教学方法课堂讲授,配合多媒体课件教学目的1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教学过程I整体观念(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生理上的整体性:五脏一
4、体观和形神一体观,说明结构的完整性及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病理上的整体性:局部病变与整体病理反映的统一关系。诊治上的整体性:由外察内,整体调节。(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四时气候;昼夜晨昏;地域环境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体病理的膨响:四时多发病;昼夜变化对疾病的影响;地域环境对发病的影响。自然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社会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4整体观念与现代医学模式(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学)5小结重点难点I重点:(1)整体观念的基本概念;(2)人体有机整体的构成;(3)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2
5、难点:(1)人体怎样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要求从五脏一体观”和形神一体观”两个方面来阐释.思考题整体观念的基本概念是什么?人体这个有机整体是怎样构成的?请从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来论述。怎样认识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整体观念构建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参考文献1王新华主编.中医药高级丛书中医基础理论.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王芝兰主编.中医基础理论.黑龙江科技出版社,20013谢宁主编.中医基础理论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木科复习应试及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导丛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课程名称中医基础理论课题绪论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四、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辨证论治容授课时数2教学方法课堂讲授,配合多媒
6、体课件教学目的1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辨证论治:2了解中医学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I辨证论治(1)病、证、症的基本概念病、证、症的基本概念及其区别和联系,证的时相性和空间性特征。(2)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辨证的基本概念和思维过程:辨病因,辨病位,辨病性,辨病势等。论治的基本概念和思维过程:因证立法,随法选方,据方施治等。(3)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4)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中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2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简介3小结重点难点1重点:证、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概念。2难点:(1)证的基本概念:证,是指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类型的病理概
7、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是中医治病的依据。(2)证的时相性与空间性特征:证反映疾病的阶段性本质,表明了其时相性特征;证反映疾病不同类型的本质,表明了它的空间性特征。思考题证与病、症在概念上有何区别?辨证与论治的基本概念和相互关系是什么?何谓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临床上怎样运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诊治原则?参考文献1王新华主编.中医药高级丛书中医基础理论.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王芝兰主编.中医基础理论.黑龙江科技出版社,20013谢宁主编.中医基础理论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复习应试及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导丛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基础理论 备课 教案 41 课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