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docx(4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物流是联结生产、流通和消费的纽带,物流业具有高度集成和深度融合运输、仓储、配送、信息、金融等服务功能。大力促进物流业发展是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在统筹推进现代Sffl体系建设、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提升国民经济循环效能中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作用。十五五”时期是乘势而上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走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最前列的重要阶段。面对新发展阶段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为推动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根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
2、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本规划。本规划以市区、江阴市为重点,兼顾宜兴市,规划年限为2026-2030年,空间布局规划年限到2035年,主要阐明物流业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空间布局、任务工程、实施保障,是“十五五时期乃至未来十五年物流业发展的行动指南。第一章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第一节发展基础“十四五”期间,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推进物流降本增效,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成效突出,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保障作用显著增强。物流规模效率稳步提升。2025年,全市社会物流总额达2.88万亿元,较十二五末增长35%;全市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降至13.26%,较十二五”末下降1.2个百分点
3、。2025年,全市完成货运量21683.73万吨较十二五末增长34.37%;机场货邮吞吐量15.78万吨、港口吞吐量3.1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55.72万标箱、快递业务量7.58亿件,分别比十二五末增长77.10%、59.08%、14.70%x184.11%0基础设施网络逐步完善。公路总里程达7983.64公里,密度全省第四,基本形成四横两纵高速公路主骨架网络。铁路总里程达296公里,密度全省第三,基本形成一纵四横铁路网格局。高等级航道联通成网,内河航道总里程1687.16公里;(江阴)港拥有千吨级以上泊位155个、万吨级以上泊位48个,开通外贸内支线12条。苏南硕放国际机场飞行区等级由4D升
4、为4E,辐射全国主要枢纽机场,通航城市75个,国内定班货运航空公司6家,开展合作开通国内、国际全货机航线分别达11条、5条,每周货运航到撷次居全省第一。物流枢纽功能突破发展。苏南硕放国际机场旅客和货物运输能力均居全省第2位,航空口岸功能不断完善,获批进口冰鲜水产品和药品进口口岸;国际邮件互换局、国际快件监管中心加快建设,成为具备全域双向开放功能的国际航空口岸;成立昆山异地货站,服务网络不断拓展。(江阴)港开通集装箱班轮航线50条、件杂货航线16条;获批药品进口口岸、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跨境电商、保税物流、国际贸易等服务功能不断优化。陆港枢纽在零担专线、多式联运、智能集配等方面集聚了一批优质物
5、流企业,货运网络直达全国各大主要城市,已成为长三角重要的陆路转运枢纽。平台主体建设成效显著。入选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成功创建西站物流园、江阴长江港口综合物流园、苏南快递产业园等3家省级示范物流园区。省级重点物流企业(基地)累计48家。大型骨干物流企业服务供给能力不断增强截至2025年底,全市拥有物流企业约1.19万家其中规模以上物流企业(营收2000万以上)占比约4%;A级物流企业数量达45家,居全省第四位。成立苏南硕放航空物流()有限公司,进一步稳固货运航班航线。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佳利达、上药控股、物云通等物流企业在保障全国防控救援物资运输、生产生活物资流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6、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涌现。智慧物流发展呈现新突破,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在物流领域加快应用。2025年全市网络货运平台整合车辆14万辆,货运量800万吨,居全省前列。新模式推广迈上新台阶,开通全国首个由欧洲直达的“卡车航班”并实现常态化运作,铁路南站开通至上海洋山港海铁联运班列。供应链创新应用进入新阶段,涌现了一批与高端纺织服装、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配件等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供应链集成服务模式。绿色物流建设取得新进展,新能源货运车辆、港口岸电设施、托盘循环共用、仓库太阳能屋顶等日益普及,快递企业探索可回收包装和可循环材料,电子面单普及率达99%以上。行业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物流政
7、策环境持续优化,市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枢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枢纽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2年)关于促进快递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M市城乡高效配送试点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全面落实智慧物流降本增效综合改革试点任务,持续推进物流园区智慧化改造、网络货运平台示范、智慧物流主体培育等试点工作。国家和省各项降本增效改革措施加速落地,物流企业获得感显著提升,三S降费取彳器只碰效。相继获批国家物流标准化试点城市、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全国城乡高效配送试点城市、全国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城市和中国快递示范城市。十四五”期间,全市统筹推进物流业稳增长、调结构
8、、惠民生和降本增效,物流业发展基础日益巩固,同时也应看到,与建设“强富美高新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向往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一是物流空间布局有待优化。城市物流呈现明显的沿312国道粗放式布局特征,区域中转集散业态比重过高,过境货运交通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分层次、干支衔接的物流网络尚未形成,部分公路物流、钢贸物流、快递物流等布局散乱,物流布局与交通枢纽、产业布局的关联性有待增强。二是物流枢纽能级有待提升。全货机航的少,货源集聚组织能力不强,航空货运潜力未充分挖掘。港口集装箱、件杂货等专业化码头设施不足,疏港铁路专用线等集疏运体系亟待完善。铁路运能优势尚未发挥,有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现代 物流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