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应急管理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应急管理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应急管理发展规划.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2022年3月31日,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国务院安委会近日制定部署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为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强大政策支持;县委县政府加强领导,强化监管,狠抓责任落实,为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2 .县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未来五年积极融入福州都市圈建设,秉承“两区开发、两翼齐飞”理念,聚集科技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县城,“数字”建设不断加强,为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提供有力契机。3 .深入开展城乡安全风险评估,安全风险管控能力不断增强,经济社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科技创新快速,将进一步淘汰落后工艺、技术、
2、装备和产能,“科技兴安、科技强安”战略有利于降低安全风险,提高本质安全水平。4 .随着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素质、安全意识和法治观念加快提升,安全社会环境进一步优化,为推动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巨大支持和动能。5 .县应急管理局组建以来,逐步厘清应急管理横向及纵向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逐步构建防灾、减灾、救灾、协调、指挥、救援、监管、执法、保障等职能分工清晰、互为衔接的“大应急”管理格局,为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起好步、开好局奠定良好基础。(二)面临的挑战L应急管理方面:一是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不够健全。“统”与“分”、“防”与“救”的职责分工仍不够清晰,部门配合、条块结合、区域
3、联合、军地融合等机制还不够顺畅。应急管理体系基础较为薄弱,应急救援队伍体系不够健全,应急救援队伍不够完善、应急救援物资装备不够完备。二是应急管理力量相对不足。县应急管理局工作责任大、任务重,应急管理和安全监管的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乡镇应急管理工作人员较少,且身兼数职、流动性强,导致工作力度不够。三是应急管理信息化有待加强。由于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应急管理信息化手段比较落后,迫切需要结合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建设与县应急指挥能力相适应的现代应急指挥体系。2 .安全生产方面:一是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全县中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特别是工贸企业点多面广,安全监管压力大。同时,地
4、处山区,临水临崖路段和急弯陡坡路段多,随着经济和城市建设,全县建筑工程量大面广,货运车辆大进大出,易发生道路交通事故。二是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一些企业不够重视安全基础建设和安全经费投入,从业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和隐患排查治理力度不够大,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违规操作现象依旧存在。三是部分行业领域风险复杂。部分新业态新领域涌现,暴露出新的的监管职责划分不清。3 .防灾减灾救灾方面:一是自然灾害综合防范能力有待提升。全县地处山区,台风、暴雨、洪涝、寒潮、高温、干旱等自然灾害风险突出,且容易引发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同时,森林覆盖面广,森林防灭火压力大。应急管理部门整合了防汛
5、抗旱、防灾减灾和森林防灭火职责,救灾救助综合协调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二是防灾减灾救灾专业能力不足。防灾减灾救灾职能划转至应急管理部门时,专业人员未随职能转隶,缺乏相关专业知识人员。防灾减灾救灾各类规章制度不齐全,防灾减灾救灾综合性预案、标准及办法缺乏,救灾救助综合协调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防灾减灾救灾信息化、智能化亟待加强,灾害损失评估会商、防灾减灾部门业务协同和互联互通有待加强。三是救灾储备物资规范化水平不高。救灾物资储备目录和标准不够齐全,物资储备种类不够全面,在质量标准、检验标准上还要进一步研究制定。第二章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
6、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三)坚持预防为主、应急优先实施应急管理系列建设工程,构建科学有效应急联动机制,统筹调配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具有地方特色和区域联动的“一盘棋”应急管理体系,打造现代化、数字化、高效化、精准化的风险防控体系,切实提升应急救援效率和应急处置能力,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四)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坚持党委政府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主导地位,统筹发挥全县各级各部门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强化政府与社会协同配合,通盘考虑,多措并举,完善部门协同、区
7、域联动、社会参与的综合防灾减灾救灾机制,形成最大合力。(五)坚持创新驱动、科技引领发挥科技创新在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中的引领作用。大强化科技成果对接转化,深化“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应用,持续提升重点行业领域自动化、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有效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科技支撑能力和水平。加快淘汰安全性能较低的落后产能,大力扶持高危行业领域技术革新与设备升级。三主要目标(一)总体目标理机构基础设施、装备条件大幅改善,工作效能、履职能力全面提升。推进乡镇应急管理机构规范化建设,有效构建“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体系,适应区域协同和公共安全形势需要的跨区域应急管理合作格局基本形成。到20
8、30年,应急救援的响应能力和救援水平明显提升。专业救援队伍和社会应急力量建设大力推进。2 .安全生产治理能力全面提升。到2022年,全面完成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目标。到2030年,重大风险防范化解机制不断健全,全灾种、全链条的灾害风险早期识别、综合监测和预报预警能力显著增强,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全面推进。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更加健全,安全监管执法机制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综合管理能力显著提升,安全生产基层基础保障能力明显增强,生产安全事故控制指标全面下降。3 .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显著增强。到2023年,基本完成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基本建成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数据库。到203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应急 管理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