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粮食流通和物资储备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粮食流通和物资储备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粮食流通和物资储备发展规划.docx(4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粮食流通和物资储备发展规划民以食为天,政以食为首。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物资储备是应对各类重大突发事件的物质基础。本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乡村振兴战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为引领,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立足于作为省会城市、长三角地区特大型中心城市,以及作为粮食主销区、粮食自给率不断下降的市情粮情,以粮食和物资储备安全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科技兴粮、人才兴粮”为支撑,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要求,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通过坚持立足国内、统筹强化粮食“产购储加销”协同保
2、障,坚持精准调控、统筹提升粮食收储调控能力,坚持高质量发展、统筹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坚持全链条管控、统筹推动节粮减损和健康消费,坚持改革创新、统筹推进粮食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五个坚持、五个统筹”,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完善、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粮食和物资储备保障体系,增强粮食流通和物资储备安全保障能力,为推动“强富美高”新建设再出发、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名城、高品质生活的美丽古都”发挥压舱石作用。依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十五五”发展规划省“十五五”粮食流通和物资储备发展规划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制定此规划。一、发展基础“十四五”期间,
3、市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粮食收储、产业发展、体系建设、市场监管、国企改革、物资储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一)粮食收储工作有序开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大粮食生产支持力度,调整种植结构,提高种植科技水平。粮食种植面积始终保持在20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稳步增长,为粮食安全打下坚实基础。严格执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预案,对本地区的粮食做到应收尽收,切实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支持城乡融合发展。累计收购粮食总量达305.7万吨,市外调入粮食总量1972.2万吨,调出粮食总量1729.72万吨,实现了结构合理、余缺调剂、供需平衡的粮食安
4、全目标。为满足城市居民消费需求与企业发展经营需要,大力开展粮食产销合作,与东北、河南、安徽、福建、浙江、苏北建立长效、固定的产销合作关系。围绕基本口粮安全,在淮安市建立50万亩优质稻米基地,落实10万吨原粮与2万吨成品粮的应急保供规模,夯实了粮食应急保供的基础。粮食供应稳定有序、价格平衡、安全有效,平均库存量始终维持在85万吨左右,保证满足作为销区6个月以上的粮食日常供应量。地方储备粮按照“政策性储备、市场化运作、现代化管理”原则,完善轮换架空期的粮食储备制度,实行最低库存制度,保管费、利息和轮换费定额补贴包干使用,建立储备粮轮换收购贷款共同担保基金,创新动静态相结合的成品粮储备模式和散装、小
5、包装相配套的成品油储备方式,全面夯实粮油日常供应和安全保供基础。建立粮食应急供应网点363个、粮食应急加工企业23家、粮食应急配送企业5家、粮食应急运输企业2家。组织开展省、市、区、企业联动的粮食应急预案培训和演练,建立粮食调运协调机制。严格执行军供政策,推进军供市级统筹,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组织开展军粮应急供应演练,增强军粮供应保障能力。(二)粮食产业发展大力推进粮食产业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践行国家”产业兴粮”战略,持续推动粮食产业由“收原粮、卖原粮”向“全链条、高质量”转型升级。一是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建设。六合区、深水区建成“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区。粮食产业龙头企业聚集效应显著提
6、升,18家龙头企业粮油加工产量和产值均占市总量的2/3o二是大力推进粮食仓储基础设施建设。新增仓容34.89万吨,完好仓容达132.69万吨。其中,平房仓仓容达120.56万吨,绿色储粮新技术应用仓容占比达85%o三是大力开展品牌培育工作。“湫湖”大米畅销浙江、上海市场,“富硒”优质稻米深受广东、福建居民欢迎,“晶润”“远望”“道好”“晶健”“鱼米香”“鱼水情”等品牌产品在市场家喻户晓。入选“苏米核心企业”数量4家,占省总数的8%。四是坚持“五优联动”。将订单农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累计实现订单收购稻谷45.70万吨、小麦13.36万吨。(三)粮食市场体系健康发展不断加强
7、粮食市场建设,2025年市粮油产品销售收入总计111.5亿元,与“十二五”末相比,年均增长率达8.8%,服务民生能力显著增强。一是打造区域粮食批发市场。新港粮油食品市场、漂水沙塘庵粮食批发市场、众彩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经营总量占粮食口粮总量的80%以上,有效支撑成品粮油供应体系,满足城市居民基本口粮消费需求。二是健全粮食零售供应网络。依托苏果等大型超市以及私营个体粮油专卖店发展放心粮油经营网络,粮食供应网点达到6000家以上,实现城乡基本覆盖,满足城乡居民购粮便利化的需求。三是围绕新型销售模式打造电子商务平台,创新“互联网+粮食流通”“互联网+放心粮油”等贸易新模式,基本实现优质品牌粮食网上米购。
8、(四)粮食流通监管成效显著粮食流通监管全面加强,质量安全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粮食流通市场、库存管理和质量安全总体稳定。粮食流通监管方面,制定公布行政监管事项清单,建立健全“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和跨部门、跨区域联合执法机制,积极实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全面开展诚信守法信用评价、分类监管和联合惩戒,创新应用手机APP移动执法、“互联网+”智慧监管,宣传引导12325热线等社会监督,深入开展以政策性粮食和库存检查为重点的各类监督检查活动,粮食流通监管水平和成效显著提升。质量安全保障方面,实施粮食质量安全监测检验体系项目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投入2920万元,新建和改造1个市级质检院、5个区级检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粮食 流通 物资 储备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