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产业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产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产业发展规划.docx(6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产业发展规划前言县位于省市东北面,地处粤东沿海与兴梅山区结合部。处于等地区1-3小时生活圈内。下辖等个镇,总面积平方公里,2025年常住人口万人。县具有独特的客家风情和客家文化,是红色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客俗桃源”和红色旅游胜地。“十四五”期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三期叠加”的国内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紧围绕“生态发展保障区、特色产业集聚区、绿色崛起新山城”发展要求,按照“园区工业、基地农业、生态旅游、美丽城乡、活力”的发展思路,实施县域“一轴三圈”发展
2、规划,大力推进“特色工业、特色农业、特色旅游和特色城乡”建设,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逐年提升,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为“十五五”时期产业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十五五”时期是县打造美丽大花园,实现绿色新崛起的关键时期,为强化对县产业发展的规划和引导,推动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GDP应沅)摺速()图1:2015-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农业产业提质增效。2025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47亿元,“十四五”年均增长6.l%o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粮食总产量由2015年5.17万吨增长至2025年5.68万吨。现代农业产业化建设取得新成效,成功申报青梅省级
3、现代农业产业园,县“共光万亩梅园”获评省4A级农业公园。农村改革持续深化,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新型农业主体不断壮大,截至2025年全县共有合作社405家、家庭农场178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2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3家,县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有力有效,“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扎实推进,形成了上护香蕉基地、河口田墩油柑基地、东坑青梅、蜜柚基地、水唇青榄、青梅基地、南万茶叶基地、螺溪毛竹基地、河田“菜篮子”基地等一批初具规模的生产基地。服务中的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降低市场运行成本,最大程度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数字政府”
4、建设扎实推进,县级行政许可网上可办率提升至100队全流程网办率提升至95.43%,事项审批时间压缩比为92.63%、即办率为90.22%。信用体系建设扎实推进,落实诚信“红黑名单”制度,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涉企行政审批事项“证照分离”改革深入推进,实现企业设立登记0.5个工作日,企业开办零费用,获评“2019年度中国营商环境百佳示范县”。“十四五”时期县产业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面临不少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业生产方式相对落后,生产方式粗放,农产品附加值不高,镇域农业加工业规模小;畜牧短板突出,种养项目引进较少,大都处于起步投资建
5、设阶段,未形成规模化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带动辐射能力不强。二是工业基础薄弱。工业产业结构单一,对比亚迪依赖性强;新引进工业重大项目不多且项目投资规模偏小,质量不高,集群作用不明显。三是园区承载力有待提高。工业园区七通一平、道路网络亟待完善;受土地指标的影响,部分项目的落地建设慢。四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高新技术企业较少,各级各类创新平台建设薄弱、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紧缺。五是旅游配套有待提升。旅游配套服务和设施滞后,住宿业规模小、布局不均,难以满足游客“食、住、行、游、购、娱”的完整需求;旅游产业与文化遗产、特色餐饮、城镇发展、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融合度低下,旅游综合
6、带动效应低。二、发展优势区位优势凸显。县距市区80公里、广州260公里、深圳210公里、东莞240公里、惠州140公里、潮汕机场110公里,处于粤港澳大湾区、深圳都市圈、汕潮揭都市圈外溢效应第一圈层,是沿海经济带和北部生态发展区交汇的战略重地。充分利用“湾+区+带”叠加优势,坚定东承西接战略取向,向西全面接轨深圳、融入“双区”,向东携手汕潮揭,在东承西接中阶梯登高,打造绿色发展示范样板、大湾区“最美后花园”。生态环境优越。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21.5,无霜期350天以上,舒适宜人;森林覆盖率73.04%,拥有全国最大的红椎林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珍稀动植物品种繁多,生物多样性高;空
7、气质量优良,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也是省首个获评“中国生态养生之乡”称号的县城。经初步核算,2019年,县域GEP总量为456.89亿元,约为当年地区生产总值(85.67亿元)的5.3倍,单位面积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价值量为46.32万元/公顷。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为县探索多元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畅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路径奠定坚实基础。旅游资源丰富。县既有南万花海、螺洞世外梅园、南万红椎林保护区、火山峰省级森林公园、鹰嘴峰风景区、观天嶂、人字嶂、榕江源、南告水库(南天湖)、白水寨瀑布、黄布寨瀑布、绿色生态走廊、共光万亩梅园、石塔万亩梅
8、园等自然风光,也有新田镇激石溪和湖坑村、河口镇北中村、谢非故居、九厅十八井、墩子寨、昂塘时雍楼、参将军府遗址等历史人文景观,更有独具特色的温泉资源。多彩的自然人文资源搭配分布全域的美丽乡村叠加良好的生态底色,为县发展全域旅游提供了坚实支撑。特色产业乡贤集聚。县乡贤大多从事建筑装饰行业和教育行业,主要活跃在珠三角和港澳地区,在香港、广州、深圳、东莞、惠州等地都创办了商会。建筑装饰方面,县具有“中国建筑装饰之乡”的称号,有5万多人在全国各地从事建筑行业,人创办的建筑装饰企业已有200多家,其中全国建筑装饰百强企业20多家。教育方面,籍企业家在珠三角投资办校人数众多,办校生源约60万人。乡贤企业家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产业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