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发展规划.docx(9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发展规划、夕4、,一、A刖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出了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部署。“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二个五年;是省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谱写生态美丽建设新篇章的五年;也是区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继续推进美丽建设的关键期。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并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推进区“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促进产业、能源、交通、用地结构绿色低碳转型,践
2、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衔接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二C)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本规划紧扣美丽全面建成总目标,以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安全为抓手,重点阐明“十五五”期间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指导今后五年生态环境保护行动。第一章“十四五”环保规划实施情况回顾一、“十四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成效“十四五”以来,我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及区委区政府各项工作部署,紧紧围绕逐步改善环境质量和促进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
3、认真落实“十四五”规划纲要的环境保护目标任务,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不断夯实严格按照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规定的通知及各年度党政领导生态环保目标责任书,推进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将生态环保目标责任书完成情况纳入全区绩效考评体系,建立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一岗双责”制度及考评考核体系。建立党委、政府定期听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汇报机制和领导亲自督办、调研、检查工作制度,不断强化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意识。全面实施河长制,“十四五”期间已完成区级河道划界立牌以及区、镇、村三级河道名录登记等工作。区镇两级河长办实体运作,分级分段设立河
4、长,逐步建立起河长牵头的共同责任机制、部门协作的联席会商机制、系统联动的检测处置机制、自上而下的督查推进机制和自下而上的逐级述职机制等五大工作机制,建立“一河一档”“一河一策”,针对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制定综合治水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开展重点整治。全面完成“十四五”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提高到95.9%o持续抓好中央、省、市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确保实现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严格落实生态保护、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强化生态保护管控和生态环境安全管理,构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新体系。(二)生态文明建设体系构建持续完善“十四五”期
5、间,我区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创建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培育一批“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示范村。强化工业园区规划环评,科学推进我区“城市绿心”保护性开发,黄石工业园区成功申报省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创成省级综合治水试验县,扎实推进南洋水系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及木兰溪全流域整治、内河整治、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等项目,持续开展饮用水源地整治。加快推进“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行动,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大幅提升,美丽乡村旅游潜力不断释放,后黄村获评省级“四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林山村被认定为中国美丽乡村示范点。大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出台区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打造6个示范小区,开展垃圾分类进社区、
6、进校园、上路面等各类志愿者活动共51场;在18个小区建设30座垃圾分类屋(亭),配备分类垃圾桶及督导员,分类达标率达到50%以上。积极创建“污水零排区”试点村,至2025年我区共创建了4个“污水零排区”试点村,分别为西天尾镇后黄村、黄石镇凤山村、新度镇大坂村和拱辰街道七步村。推动生态环境体制改革创新。推行环境污染责任险制度,全区13家纳入环境污染损害责任险的企业已完成投保。制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完成下拨生态补偿金额35万元。健全环境信用评价体系。根据省市要求,指导督促纳入省2025年第一、二批企业环境信用强制评价名单的118家企业开展
7、信用评价工作,其中环保诚信企业4家、环保良好企业109家、环保警示企业3家、环保不良企业2家,营造“守信者时时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的区域信用发展环境。(三)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十四五”期间,在服务保障我区经济总量保持全市前列的同时,全区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优良、不断向好,群众生态环保获得感不断增强。至2025年,我区自然保护区(含林业保护小区、海洋保护区等)面积达697.2公顷,森林覆盖率24.14%,林地保有量6529公顷,林木蓄积量23.4万立方米,均符合年度考核目标。空气质量优良率从2017年的90.6%提升至95.9%,六项主要污染物指标均优于二级标准;至2025年,木兰溪干流国考三江
8、口断面水质为IV类,符合国考目标要求;省考重点小流域南洋河网西洪水闸、延寿溪口为11I类,北洋河网涵坝为IV类,达到省考目标要求,全面消除了劣V类。(四)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明显蓝天保卫战方面:通过出台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年度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区轻微污染天气应对办法等指导性文件,全面整治燃煤锅炉、重点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整治、督促重点企业开展VOCs废气治理、加强“散乱污”企业整治、轻微污染天气应对、牵头开展餐饮油烟治理等措施,辖区内空气质量不断改善。“十四五”期间,完成辖区内全部19家加油站油气回收装置改造任务;完成全区107家涉VOCs企业提升改造;完成柴油货车攻坚目标,路检及入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生态 环境保护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