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生态文明建设规划.docx
《“十五五”生态文明建设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生态文明建设规划.docx(8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生态文明建设规划、L、刖三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重要的孕育地和创新实践地。20多年来,区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工作期间对作出的关于“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的重要嘱托,自觉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保护好闽中这块“青山绿水”,积极开展“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的实践探索,努力化环境优势为发展优势、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2026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考察指导工作,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的重要指示,要求“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让青山绿水永远成为的骄傲”,为区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指明了方向。本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
2、精神为指导,以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一系列决策部署和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省“十五五”生态省建设专项规划市“十五五”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规划为主要编制依据,进一步明确“十五五”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是指导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基础性和纲领性文件。本规划的基期为2025年,规划期为20262030年,远期目标展望至2035年。第一章开启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十五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新区站在历史新起点上、开启高质量发展超越的第一个五年。要认
3、真把握新时代、新阶段、新机遇、新区情,充分发挥区的基础和优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快车道,“打造活力新,构筑幸福山水城”,建设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家园,发展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绿色产业体系,形成科学健康文明安全美好的生活方式,开启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第一节建设基础“十四五”时期,区委、区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有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稳步推进,有力推进了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质量协同发展,为开启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一、生态理念深入人心区人民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工作期间对工作作出的“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的重要嘱托,切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战略,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坚持生态优先战略,压实生态保护责任,坚持绿色导向,强化正向激励和刚性约束,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树立生态文明的政绩观。建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生态环保目标责任制,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健全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生态损害赔偿等制度,逐步形成了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实事求是的改革精神、因地制宜的创新勇气、落地生根的落实作风的良好氛围。倡导生态生活方式,注重弘扬生态文
5、明理念,加强人民群众生态文明教育,开展生态文明医院、乡村、社区、家庭等创建活动,大力倡导绿色消费,推动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绿色低碳、文明健康转变。培育生态文化素养,以价值认同与观念创新为主要内容、榜样示范与先进带动为主要路径、优美生态与共享成果为主要载体,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不断强化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和行为,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生态文明的理念自觉和行动自觉。二、生态环境保护扎实推进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保措施,着力构建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让市区的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全面实施省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积极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开展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和优
6、化调整,初步形成符合实际的生态空间保护格局。强化生态保护红线管控,推行“多规合一”,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严把新上项目环保准入门槛,全面落实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坚持“四个积极支持”和“四个一律不批”的原则,严把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关,确保了建设项目应“环评”执行率达到100%o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对全区所有工业企业全面推行排污权交易制度,落实“豁免购买排放小微污染物建设项目排污权”制度。强化建设项目环境监管,大力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计划,加大日常监管力度;进一步推进全区网格化监管方案实施,建立区、镇(街道)、村(社区)环保网格监管体系,确保全面有效落实“划片包干、定人
7、定岗、定位定责”的网格化环境监管模式,实现与综治网络的有效对接。三、生态与人居环境建设持续实施持续推进国土绿化,认真落实植树造林年度计划,每年超额完成植树造林,全区宜林山地基本绿化,森林覆盖率达79.58%,林地保有量144.6万亩,森林面积137.6万亩,森林蓄积量1081万立方米,林木总蓄积量1133万立方米,森林结构、森林健康、自然度、生物多样性等森林生态系统良好。系统实施生态保护修复,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以沙溪河生态环境系统治理和整体修复为核心,实施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水土流失治理等五大重点工程,有序推动一批修复试点项目。加强水源地保护,认真实施市东牙溪和薯沙溪水库饮用水源保护
8、条例,深入推进水库水体生态修复和林分修复项目,实施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质量提升工程。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实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治水治气治土三大战役统筹推进、全面发力。统筹推进人居环境提升,把绿色生态理念融入城市化全过程,推进“山、水、城”“人、城、市”深度融合,实施完成了市区绿化景观提升、城区“一重山”及“两高”沿线景观提升、拆墙透绿、公交站点改建、城区雨污管网改造、立体停车场等一批“城市双修”项目;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绿盈乡村”,实施“一革命五行动”,建成了一批“美丽庭院”“美丽村庄”。一河两岸,青山环抱、绿水长流,生态环境良好,“抬头仰望是清新的蓝,环顾四周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生态 文明 建设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