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docx
《“十五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前言5一、地质灾害防治现状与面临形势6(一)地质灾害现状6(二)“十四五”防治成效6(三)“十五五”面临形势7二、地质灾害防治指导思想、规划原则和目标8(一)指导思想8(二)规划原则8(三)规划目标9三、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防治区划定10(一)地质灾害易发区10(二)地质灾害防治区11四、地质灾害防治任务13(一)风险调查13(二)监测预警14(三)综合治理15(四)风险管控16五、保障措施18(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分工18(二)健全统筹协调机制18(三)完善投入机制,加强资金保障18(四)加强监督管理,严格考核评估18附贝!|19附表附表1县地质灾害防治“十五五”
2、规划项目投资估算表附表2县地质灾害隐患点一览表附表3县房前屋后高陡边坡一览表附表4县地质灾害易发区一览表附表5县地质灾害防治区划一览表附图附图1省县地质灾害隐患点现状分布图附图2省县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图附图3省县地质灾害防治区划图前言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工作重要论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进一步加快构建科学高效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
3、办法的通知、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做好省地质灾害防治“十五五”规划的通知、市地质灾害防治“十五五”规划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6-2035年)等相关规定,结合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制定省县地质灾害防治“十五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对象: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房前屋后高陡边坡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规划内容:主要包括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和风险管控等。各乡镇(场、区)应以本规划为指导,做好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规划范围:适用范围为县所辖行政区域。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262030年,规划基准年为2025年。一、地质灾害防治现状
4、与面临形势(一)地质灾害现状县地处博平岭山脉和闽粤沿海丘陵地带,海拔1544.8米的大芹山和1190米的双尖山纵贯南北,把全县2309.54Km?分为东南、西北两大部分。地势西北部、中部地势高峻,向东南和西北倾斜;东北部、南部、中部东边地势较低缓;县境内四周群山环抱,最高峰大芹山。县雨季长,雨量充沛,全年平均降雨量9102000毫米。降雨量呈地域差异性,分布不均,总体呈中部雨量大,东、西两侧雨量小的特点。位于石缺山一一将军山一一大芹山和狮嘴岩迎风坡朝南谷口的国强乡、安厚镇和大溪镇,是全县雨量最多的地方,年降雨量1613.41837.7毫米;南胜镇、九峰镇位于背风坡地带,年降雨量低于1600毫米
5、;文峰镇年降雨量最低,约为1280毫米。根据“省地质灾害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我县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29处,威胁到1678户5975人的安全;高陡边坡点212处,威胁到870户3040人的安全。其中九峰镇和霞寨镇为地质灾害最主要分布地区,其次为崎岭乡、芦溪镇、国强乡、南胜镇、大溪镇,秀峰乡、文峰镇、长乐乡、五寨乡、小溪镇、山格镇、安厚镇、坂仔镇,地质灾害发育数量较少。高陡边坡主要分布于九峰镇、霞寨镇,其余乡镇高陡边坡数量较少。专栏一隐患类型的定义地质灾害隐患:通过地形、地质和影响因素调查,初步推测发生地质灾害的地点或区段。高陡边坡:是指在人类工程活动中对自然稳定山体进行切坡、削坡形成的临空面。
6、(二)“十四五”防治成效L地质灾害管理体制机制逐步健全完善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地质灾害管理制度。自然资源局作为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职能部门,已设地质灾害防治股,保证了机构、人员、经费三落实;“年度防治方案编制、群众转移预案、宣传培训、汛前检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汛期值班、灾情速报、地质灾害监测、地灾危险性评估、防灾责任制度”等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制度都已建立并实施。管理体系的建设和逐步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正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轨道,确保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主动、有效地开展。2 .调查评价精细化2016年全县开展地质灾害大排查专项行动,积极实施年度“三查”及隐患排查。历年来,开展了多次不同比
7、例尺的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基本查明县内地质灾害的分布和特征,调查评价精度不断提高,为地质灾害防治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还常态化组织“汛前排查、汛期巡查、汛后复查”的“三查”工作,并将所有调查成果录入“省地质灾害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做到“隐患点有增有删,信息动态管理”。3 .群测群防精细化在已建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基础上,2017年以来,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确定了专业的地勘单位作为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支撑队伍,全面参与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应急处置等工作,由此形成了较为健全的群测群防网络监测体系。4 .综合治理效果明显加大投入,积极争取各方面资金,结合新农村建设、造福工程等积极实施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十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地质灾害 防治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