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docx
《“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docx(5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为深入推进“十五五”时期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根据省生态环境保护“十五五”规划深化生态文明示范创建高水平建设新时代美丽规划纲要(2025-2035年)市生态环境保护“十五五”规划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一、背景与形势“十四五”以来,区始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贯彻国家、省、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入选省级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被授予省“五水共治”工作优秀县(市、区)“大禹鼎”,被评为首个中国气候生态区、全国农村生活
2、污水治理示范区和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优胜区;荣获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省级森林城市等称号。入选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支撑体系建设试点,获全省“两山”建设专项资金激励。长潭水库被列为全国良好湖泊环境保护试点,连续9年保持水质一类标准,并荣获省2025年度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评估优等级。实施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屿头、上坤、沙埠成功创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省级样板乡镇;屿头沙滩村荣登首届联合国人居大会发布案例。(一)“十四五”成效“十四五”期间,区以美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为总抓手,以提升区域生态系统功能和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绿色产业
3、发展、生态保护修复、环境监管与执法能力建设,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持续提升,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一是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全区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显著,2025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5.7%,比2015年提高9.1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为22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降低45.0%o全区地表水总体水质良好,县控以上地表水断面达到或优于In类水质比例为90.9%,比2015年提高18.2个百分点,提前完成消除劣V类水质断面任务;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为90.9%,比2015年提高36.4个百分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长潭水库水质达标率为10
4、0%,水质达I类。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为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为93.2%。全区森林覆盖率66.37%,林木蓄积量稳中有升,湿地面积稳定在4659公顷。未发生较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区域环境安全总体平稳,环境风险源及辐射安全风险可控。二是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大力推进蓝天保卫战。通过治污倒逼转型升级,累计完成工业项目废气整治427个、落后产能淘汰和过剩产能压减47家,医化企业环境VOCs在线监测建设4家,铸造企业使用低VOCs含量涂料源头替代,累计淘汰35蒸吨以下燃煤小锅炉371台、国三及以下标准营运柴油货车557辆;加强道路扬尘管理,城市建成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为75%以上,完成乡
5、镇无秸秆焚烧创建19个。深入推进碧水保卫战。完成东城开发区、高桥街道、北洋镇和江口医化园区重污染企业“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工作,江口食品园区“雨污分流”整治工作成为样本;实现区级河长河(湖)水质提升29条。建成院桥、宁溪污水处理厂,建成瑞岩溪、桐外喜溪、上坤溪、日溪等长潭水库入库溪流生态湿地。全面完成长潭水库生态安全调查与评估工作和备用水源地一佛岭水库建设,完成永宁溪等8个入库溪流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以及库区6个乡镇主镇区污水管网全覆盖。深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立“五位一体”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体系,完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升改造387个。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全面完成江口江心屿、农药
6、厂、永宁江王西段土壤环境调查及风险评估工作,全面完成全区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和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列划分,全面实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完成受污染耕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目标94.3%O全域启动“无废城市”建设,新增危险固废年利用处置能力3万吨,累计动态清零危险固废40吨。实现市控以上危险废物产生和持证经营单位联网监控全覆盖,遏制固体废物非法转移。推进垃圾分类处理,2025年累计建成省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三化”处理示范村6个,行政村覆盖率达90%,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45.08%o三是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区发出全市首张统一编码排污许可证;出台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市长潭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7、秸秆禁烧和资源化利用考核实施办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工作考核办法等生态建设长效管理机制,有效巩固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成效。以平原绿化和“四边”绿化为抓手,推进“森林”建设,高桥、平田、上坤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镇,完成彩色森林建设示范点2个。完成划岩山省级风景名胜区、方山省级森林公园和鉴洋湖省级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和预案编制。完成江心屿苗圃公园东区块建设,实现从黑臭岛到生态岛的华丽转变。启动鉴洋湖湿地、永宁江绿道东延、委羽山道文化城市公园建设。永宁江北洋至北城段、永丰河-沙埠溪、永宁溪及其支流入选省级美丽河湖。四是绿色发展基础不断夯实。不断推动形成绿色产业布局、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生态环境 保护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