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应急管理体系和本质安全能力建设规划.docx
《“十五五”应急管理体系和本质安全能力建设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应急管理体系和本质安全能力建设规划.docx(5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应急管理体系和本质安全能力建设规划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着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使命。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实现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省“十五五”应急管理体系和本质安全能力建设规划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一、现状和形势(一)发展的基础。“十四五”时期
2、,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救援等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明责、建制、执法、架红线,改革、创新、担当、转作风”的要求,结合我市“转型提速、发展提质、环境提优、幸福提升”总体要求,统筹推进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全面实现了“十四五”应急管理领域相关规划提出的预期目标。专栏L“十四五”时期应急管理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号指标名称2021年指标值2025年指标值变化情况七成情况煤矿百万吨死亡率00年均百万吨死亡率为0.015面完成金属非金属矿山事故死亡人数21下降50%面完成危险化学品事故死亡人数00零死亡
3、事故面完成烟花爆竹死亡事故00零死亡事故面完成建筑施工百亿元产值死亡率6.560.46年均下降1.5人/百亿元面完成特种设备00无人员4万台事故死亡率死亡面完成消防(火灾)十万人口死亡率OO无人员死亡面完成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1.430.47下降67%面完成农业机械事故死亡人数O05年内死亡人数小于4人面完成O铁路交通(含路外)事故死亡人数O0无人员死亡面完成1民爆器材企业伤亡事故O0零死亡事故面完成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全面推进。制发市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完善应急管理体系的通知,成立了以市长为总指挥长的市政府应急救援总指挥部,下设11个专项应急指挥部。市政府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制发关于明确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和
4、专项指挥部工作职责和响应机制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系的通知,明确应急响应组织领导、指挥机构、指挥平台建设、应急预案、分级响应等工作要求。根据应急管理部、省应急管理厅相关要求,结合我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先后出台了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强全市产业集聚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社区)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洁净型煤生产经营管理办法的通知等文件。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印发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
5、,明确了各项工作的牵头部门和完成时限。出台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职责,明确了各级党委、政府及48家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深入学习贯彻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明确由政府常务副职分管安全生产工作。在市政府应急救援总指挥部下设立市安全生产应急指挥部,负责安全生产领域相关隐患排查、风险防范化解、事故协调处置等工作。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发展责任体系,建立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的监管责任体系,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明确各责任单位年度工作任务和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应急管理工作方法不断创新。按照“双向选择、自愿结伴、互保联保、保证安全”的原则,积极推进“安全伙伴
6、”星级管理模式;借智借力,开展企业交叉互检、异地执法、聘用高级专家深度体检等多形式安全检查;推行外来务工人员等同管理、“星级旁站”管理制度,实现外包工程现场监督和统一管理;推行完善重大隐患“双月清零”工作机制,发现隐患定人限时,动态消除;在危险化学品领域推行“大帮小”“强扶弱”结对帮扶机制,提升了全市化工行业整体安全管理水平;创新建立化工行业常态化应急值守与救援响应机制,在全市重点化工企业推行以周为单位的循环排班、轮流值班制度,有效提高了化工企业事故救援的针对性和科学性。灾害防御能力显著增强。市应急指挥大厅初步建成,应急指挥平台(硬件)后续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危险化学品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完成,全市
7、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民爆行业的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已基本落实到位,在我市试点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郑县东城街道福万城社区被评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宣传培训活动多元化发展,宣传培训受众由特种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扩展到全体市民,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应急救援能力稳步提升。涉灾部门的协调配合和应急联动有效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和群防群测机制持续完善,军地协同联动、救援力量调配、物资储运调配等应急联动机制得到建立完善。防灾基础设施建设、生活保障安排、物资装备储备等方面的财政投入机制不断完善。以备灾减灾、灾害应急、灾民生活救助、灾后恢复重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应急 管理体系 本质 安全 能力 建设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