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模式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docx
《集束化护理模式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束化护理模式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集束化护理模式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一、导读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是通过体外输入置换液,持续将患者体内的有害物质进行过滤清除,进而提高危重症患者的生存率,具有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控制水电解质平衡、按需提供营养及药物支持等优势。建立静脉血管通路是保证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顺利进行的重要步骤。然而疾病导致患者各器官功能下降,影响免疫功能,且持续性治疗易引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影响治疗效果的同时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患者治疗期间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尤为重要。集束化护理模式是基于循证护理依据研究并制订的干预措施,其主要针对临床护理过程中的个体问题进行干预,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更高效、合理的优质
2、护理,旨在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治疗及护理顺利进行。本研究探讨集束化护理模式对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的干预效果。现报告如下二、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选取2020年1月I日-2021年1月31日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6例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诊断标准:符合外科ICU指南中相关诊断标准。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护理期间对患者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配合医生处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模式干预。成立由科室高级责任护士为组长、科室护理人员为组员的集束化护理管理小组,定期进行小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为连续性血液净化装置的相关知识,如适应证、规范化的置管操作、使用及
3、维护、感染预防及干预措施等。对小组成员进行考核及不定时检查,评估组员掌握及执行情况,将其纳入护理管理及绩效奖励制度中,督促护理人员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进行操作,保障护理质量。同时,定期对护理期间发生的疑难杂症及个案进行讨论分析,提高护理人员理论基础和护理水平,保障治疗效果。置管前对患者生命体征、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评估,同时对患者置管部位及血管进行合理选择。护理人员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进行手部清洁,在患者的床尾悬挂手消毒剂,方便置管及操作期间保持手卫生,小组组长及组员应互相监督严格执行。置管期间保持环境适宜无菌操作,减少人员走动并远离操作环境。置管时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使用一次性医用手
4、套、帽子、口罩、无菌服和无菌单。对患者穿刺部位进行消毒时,应由穿刺点向外消毒23次,待消毒剂干燥后进行穿刺。置管后护理人员需定期更换敷料,并在透明敷料标签纸注明敷料更换时间、置管人员姓名。如发现敷料污染、松动、潮湿等情况应立即更换,避免感染。每次行血液净化治疗前后均应消毒连接端口后再连接或分离管道,治疗结束后需使用生理盐水冲管后再封管,使用无菌纱布包裹管路末端。交接班时护理人员应查看留置导管情况,定时监测患者体温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检查血常规等感染性指标,如治疗后Ih发生畏寒、全身寒战,应高度怀疑导管感染发生,需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全面分析,决定是否拔除置管。为患者做好健康教育。指导患
5、者配合护士使用干洁洗肤液每天进行床上擦浴,保持管道周围皮肤干洁,降低导管感染发生的风险。同时,注意对患者置管部位的保护,避免导管意外滑脱,引发不良事件。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肢体活动时,避免大力活动导管而引发局部出血等。鼓励患者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共同保隙血液净化治疗的顺利进行,护理期间加强与患者的沟通,鼓励患者多倾诉并及时解决其实际困难。护理人员积极与家属沟通,鼓励并安慰患者,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强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保障治疗及护理的安全性,提高护理质量。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IeU治疗时间及置管时间。比较两组置管部位及导管感染发生情况。比较两组血清血小板(P1.T)、平均血小板体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集束 护理 模式 连续性 血液 净化 患者 中的 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