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教案自《由平等的真谛》.docx
《8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教案自《由平等的真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教案自《由平等的真谛》.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自由平等的真谛案例分析一、教材内容分析自由平等的真谛是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的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的第一课内容,本课由引言和两框内容组成。引言揭示了法治对于自由平等的意义和作用,提出法治是自由的边界,法治保障平等的真正实现,这彰显了理性的力量,也是社会走向文明的体现。同时结合本课的重点内容提出核心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本并进行思考。本节课主要针对第一框“自由平等的真谛”,主要阐述自由和平等的内涵,以及法治对自由、平等的规范和保障作用。引导学生体会到无法治不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二、学生的学情分析初中学生富有生命的活力,精力旺盛,求知欲强,但认知能力、思想方式和社会经验等有待进一步发
2、展。对于自由和平等的认识尚处于懵懵懂懂的初始阶段,少数学生不认真履行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受教育法定义务,不珍惜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受教育的神圣权利,欺凌弱小同学,随意旷课、逃学甚至辍学,错误地认为“这是我的自由”。一部分学生尽管知晓自由和平等都不是绝对的,但对二者的认识停留在浅表层面。例如,仅仅为自由受班规和校纪的约束和限制,很难把自由与法治联系在一起。对于平等的认识,更多的是在道德层面上有相关的生活经验,很难从法律的高度“法眼看平等”,尤其从宪法的角度来理性地加以看待。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思路1、结合疫情防控期间不配合疫情防控要求,以外出活动为自己人身自由为理由,在要求居家休息期间而外出的公民
3、进行相应处罚的案例,引出本节课内容,同时引发学生思考,自由平等的真谛到底是什么,从而反思自己的行为。2采用自学议论引导的教学方法开展本课,首先定位出本节课学生要达成的目标(知识目标:知道自由平等的含义;知道法治与自由的关系;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及其表现。能力目标:初步形成依法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提升辩证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自由、平等的意识,认同法治是实现自由平等的保证。)然后以学生自学了解、小组讨论辨析、教师引导答疑的方式方式来让学生得出每一个环节结论,以便完成预期教学目标;最后设计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分析、小组展示的方式来让学生自己去推理、分析、解释问题,从而将形成的自由平等
4、的正确观点转移到实践行为中。四、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目标:知道自由平等的含义;知道法治与自由的关系;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及其表现。2、能力目标:初步形成依法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提升辩证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自由、平等的意识,认同法治是实现自由平等的保证。五、教学重难点及教学课时设计1、重点:法治与自由的关系,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难点:自由是有限制、相对的,法治与自由的关系。3、教学课时:1课时六、教学用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七、教学流程的设计第一环节:情境导入教师出示幻灯片:2020年7月21日,乌鲁木齐市民张某某所在的小区因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实施了封闭管理,张某某没有按要
5、求居家隔离,以外出活动为公民的人身自由为理由擅自在小区里锻炼身体,拒不听从防疫工作人员劝阻,拒绝佩戴口罩,并与防疫工作人员发生争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0条第1款第1项,疫情防控期间违法犯罪行为的通告,公安机关依法对张某某给予行政处罚200元的处罚。通过以上案例,你怎么看呢?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案例展开分析,得出结论:1、要遵守宪法和法律要求;2、自由是有限度的。本环节的设计意图:1、通过真实案例引发思考,行使自己的权利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允许范围内。2、让学生学会解释现象:解释为什么对张某某进行处罚。3、让学生学会分析与表达,及学会总结。安排学生齐读教材第98页第四单元前言内容,进
6、入新课。第二环节:自主学习阅读教材98-103页,5分钟时间看书预习,了解以下问题。1、自由的含义是什么?2、自由的意义/作用是什么?3、如何理解自由是有限制的?4、自由与法治的关系是什么?5、法律意义上平等的含义是什么?6、法律意义上平等的意义是什么?7、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本环节的设计意图:预习课本,熟悉教材内容。教师引导:玲玲是我们的同龄人,但最近在她身上发生了这样一个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材料:玲玲的父母对其管教非常的严格。比如平时要求几点回家,玲玲就必须几点回家。晚上回家后不准看手机玩电脑。周末也被父母安排的满满的,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和兴趣班。虽然这样,但玲玲的成绩也不是很好
7、。随着青春期的到来,玲玲也变得逆反起来。玲玲父母意识到不能过多的限制孩子。于是父母不再硬性规定玲玲的日常学习生活。从那以后,玲玲的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还在艺术节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教师提问:玲玲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学生活动:学生交流分享教师总结:正如古语所云:“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多媒体出示诗句)其意思就是大自然的广阔无边为鱼跃鸟飞提供了宽广的空间,比喻在广阔的天地里,人们可以自由的施展才能。这句话很好的诠释了自由的重要性,自由是人的向往,拥有自由,不仅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本环节的设计意图:选取学生同龄人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由平等的真谛 年级 下册 道德 法治 部编版 教案 平等 真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