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电影创意与生态伦理-CreativityandEco-EthicsofScienceFictionMovie.docx
《科幻电影创意与生态伦理-CreativityandEco-EthicsofScienceFictionMovie.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幻电影创意与生态伦理-CreativityandEco-EthicsofScienceFictionMovie.docx(2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科幻电影创意与生态伦理CreativityandEco-EthicsofScienceFictionMovie作者:黄鸣奋作者简介:黄鸣奋,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新媒体艺术理论。福建厦门361005原文出处:社会科学战线(长春)2019年第20193期第198-208页内容提要:20世纪中叶以来,生态意识在科幻电影中变得日益强烈。相关影片着眼于未来,以大胆的想象,从自然发展、社会发展、心理发展的角度揭示生态的要旨。围绕共同发展、平衡发展与永续发展,描绘不同生物之间、人类不同群体之间、人类不同世代之间的关系,表述了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和宇宙生态主义等观念,具备前瞻性价值。期刊名称
2、:影视艺术复印期号:2019年06期关键词:科幻电影/生态伦理/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宇宙生态主义标题注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18BC049)o中图分类号:J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0246(2019)03-0198-11虽然生态是渊源有自的观念,生态问题也是古已有之的矛盾,但直至20世纪下半叶,生态保护才逐渐成为世人的共识,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其中的原因未必是人们到此时变得格外自觉、勇于担当,而是由于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物种灭绝等现象已经变得触目惊心,以至于有识者产生了大难当头、不警惕不行的感觉。在这样的背景下,科幻电影当仁不让地将生态保护作为自己的主题,努力唤醒
3、观众的生态意识,引导人们对生态伦理加以思考。如果将生态电影当成与科幻电影平行的类型片的话,那么,二者的相互渗透产生了生态科幻电影。一、生态描写所依据的伦理定位生态是相对于生物而言的。顾名思义,所谓生态是指生存状态,既包括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又包括生物和环境的关系,后者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兴起之后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在古代汉语中,“生态”一词兼有显露美好姿态(动词)、生动的意态(名词)等含义,因此,人们至今仍然以“生态来定义美好的事物。在英语中,生态(Ecology)在词源上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指处所或栖息地的Oikos0如今,“生态”一词的使用范围已经超出生物学领域,通过与生物类比的方式
4、扩展到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健康、良性的关系)。我们可以从机制的角度把握其要旨,将生态理解为有机体通过与环境的良性互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状态。1.自然定位(生态与自然发展)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道德经第五章)天地没有主观意志,因此没有包括仁在内的各种伦理属性。天地对待万物就像对待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那样,没有什么同情或怜爱之心。由此看来,自然意义上的生态仅仅是某种无差等的存在。所谓“自然生态”至少包含了三种可能的解释:一是指自然界本身的属性,亦即非人为、非人道的性质;二是指自然界所固有的各种关系,所谓“物以类聚;三是I旨自然界充满生机的理想状态。上述三种解释中,第二种最为复杂
5、。它在宏观意义上相对于天体而言,指生物与所在星球、星云、星团、星系、星系团、超星系团以至于宇宙网的关系(这些天体可能进行旋转、变轨、吞噬、相撞、撕裂、收缩、膨胀、爆炸、坍塌等运动);在微观意义上相对于群落而言,指生物与居住在同个地区的其他生物(包括微生物、植物、动物等)的关系。这些生物的个体组成种群,不同种群之间可能形成互利共生、竞争、寄生、捕食等关系。天体运动对于群落关系具备决定性影响,群落关系则是天体运动达成主观映射的基本条件。天体与群落之间的互动通过气象、物候、地壳运动等中介进行,这些中介相当于中观意义上的自然生态。通常所说的“自然界”是上述三者的总称。它构成了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前提条
6、件。科幻视野中的自然生态具备陌生化的特点。它通过想象使人们超越自己所熟悉的周边环境,接触到日食导致的冰河期、太阳耀斑造成地球分裂为旱涝两块、海洋干涸致使全球沙漠化等虚拟条件,以此为背景考察生态(特别是人类生存状态)的变化。在天体的意义上,美国星际迷航2:可汗怒吼(StarTrekil:TheWrathofKhan,1982)描写鲸鱼座CA5星因附近CA6星爆炸导致轨道转移、生态破坏。在群落的意义上,美国巨石怪(TheMonolithMonsters,1957)描写来自流星的岩石见水而长,威胁到西北沙漠各种生物的生存。在中观的意义上,美国洪水(Deluge,1933)描绘自然灾害席卷全球,地震袭
7、击太平洋沿岸,导致可怕的海啸。在逃难过程中,人们的社会关系面临重组。日本日本沉没(J叩anSinks,2006)设想地层运动将导致列岛在1年内沉没,政府只能将百姓疏散到其他国家。美国星际穿越(Interstellar,2014)揭示土地沙漠化,空气含氧量逐渐减少,危及人类呼吸系统。科幻电影不仅描写自然界各种变动对于人类的影响,而且反过来描写人类活动对于自然界的影响,特别是人类不当活动引发的生态灾难。例如,在日本哥斯拉(Gojira,1954)中,200万年前侏罗纪时代留下的恐龙原来与世无争地生活于海底,后受到核爆影响而变异为对人类有攻击性的可怕怪兽。美国魔兔之夜(NightoftheLepus
8、,1972)设想变种兔子因为天敌土狼被人清除而过度繁殖,造成灾害。美国未来水世界(Waterworld,1995)描写人类焚烧各种燃料使全球气候变暖,极冰在21世纪融化,海水淹没大陆,人类幸存者只好栖身漂流的浮岛。根据美国后天(TheDayafterTomorrow,2004)的构思,温室效应导致极冰融化,淡水流入海洋,中止海洋暖流,使全球进入第二次冰河期。科幻电影的上述描写事出有因。例如,1954年3月1日美国在马绍尔群海域的比基尼岛试爆氢弹,导致日本远洋鳍鱼船第五福龙丸的船员遭受辐射而丧生。这是哥斯拉系列影片产生的背景因素之一。2 .社会定位(生态与社会发展)社会意义上的生态侧重于人与人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幻电影 创意 生态 伦理 CreativityandEco EthicsofScienceFictionMovie

链接地址:https://www.yzwku.com/doc/1051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