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件资源
(共37675
份)
用时:37ms
-
活动设计背景新纲要中关于数学领域的目标定义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所以我和幼儿互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到新的知识。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通过实物操作。学习3的分解.
-
一、活动目标1、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6的分解组成,掌握6的5种分法。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记录能力培养幼儿对.
-
活动目标:1. 知道一分钟的长短,了解时间和自己生活、学习的关系;2. 尝试对自己的游戏结果进行简单分析;3. 增强时间意识,懂得珍惜时间的意义。活动准备:知识准备:幼儿初步认识时钟,学会看整点;物质.
-
教学意图: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班幼儿越来越喜欢摆弄和操作,并进行简单的比较、分类、测量、判断等活动,尤其对周围生活中各类不同物品的轻重感兴趣,喜欢尝试比较,发现其差异。谁轻谁重是大班的数学活动。意在让幼.
-
活动目标1.复习10以内的单双数,总结其排列规律。2.掌握区分单双号的方法,能不受干扰的找出双号车辆。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知道单双号限行制度物质准备:PPT、 红色水彩笔、操作单活动重点复习10以内.
-
-
活动目标:1、能与同伴协商、分工,合作完成活动任务。2、通过测量、比较面积的大小,初步体验面积守恒。3、能积极尝试和比较主动地学习。活动准备:场地布置:面积大小相同、形状不同底块场地。物质准备:塑胶板.
-
设计思路:让谁先吃好呢讲述了一群小动物为了先吃到桃子,都想出了自己的优势和别人比较的办法,最后一直排在倒数第一的毛毛虫反而先吃到了桃子。这是一个非常贴近幼儿生活的故事,故事中的事情似乎常常发生在幼儿身.
-
教学目标:1.以生活中有关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习兴趣。2.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3.能用左、右描述物体位置关系。4.让幼儿认识左右。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谈话:听说小朋友的歌唱得.
-
活动目标1、关注标志,了解标志在生活中的作用,养成规则意识。2、鼓励幼儿自己来设计标志,并与自身行为相联系。活动准备1、禁止标志、指示标志、警告标志三组。2、美工区的材料,小小设计师的展示台。活动过程.
-
长大了做什么【活动目标】1、对未来有美好的向往,能大胆地、连贯地讲述自己的愿望。2、愿意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付出努力。3、增加自我意识。【活动准备】1、认识不同职业人们的劳动,知道各种职业的工作都需要。.
-
设计思路:新纲要中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在幼儿已经接触和练习了数的形成2、3的分合、组成的基础上,学习4的组成。数的组成是加.
-
活动目标:1 观察分析各种马甲的特征,能按自己所确定的某一特征为标准将马甲分成两类。2 尝试运用标记和数字记录每次马甲分类的结果。3 注意倾听,接纳同伴给马甲分类的多种经验,学习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活.
-
活动意图:各行业的工作对幼儿来说既熟悉又陌生,怎样才能让幼儿更好的了解各种职业,知道各行各业人的工作内容。于是设计了此次活动。旨在丰富幼儿的已有经验,提高幼儿的见识,帮助幼儿体验成人工作意义,引导幼儿.
-
活动思路: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古代就有四大发明驰名海外,哪四大发明呢: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还有造纸术。小朋友们想要了解祖国,就先得了解四大发明,那么我们就从我们最亲密的纸(.
-
活动目标:1. 喜欢这个故事情节,乐于解决问题。2. 初步理解实物图表和条形图表的形式,能看懂两种图表所表达的意思。3. 具有简单的统计、推理等数学逻辑思维。习惯要求培养幼儿按要求回答教师问题的好习.
-
活动目标:1、通过拼摆操作活动,初步感知面积守恒;2、通过数方格的方法,体验面积的守恒;3、在操作活动中进一步提升观察、比较、测量、记录的能力。活动准备:教师用材料:PPT、卡刀模教具“铺地砖”;幼儿.
-
一、活动目标:1、学习20以内数数,探索按群计数(成组数数)的方法。2、发展按群计数的能力,锻炼思维的敏捷性。二、活动准备:糖果图片、幼儿人手1份雪花片(20个)、小棒20根、管道积木若干。三、活动过.
-
教学意图: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班幼儿越来越喜欢摆弄和操作,并进行简单的比较、分类、测量、判断等活动,尤其对周围生活中各类不同物品的轻重感兴趣,喜欢尝试比较,发现其差异。谁轻谁重是大班的数学活动。意在让幼.
-
大班认识几何图形教案1活动目标:1.能感知正方形。2.感知正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活动准备:1.正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