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资源
(共87825
份)
用时:75ms
-
吹牛大王一、活动目标1、感受“吹牛”这种大胆想象方式带来的乐趣。2、能大胆想象,能用连贯的语言进行表述。3、能区别吹牛与说谎的不同。4、喜欢听故事,能安静地听老师讲故事。二、活动准备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
-
一、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反常行为与气象变化之间的关系。2、体验与同伴分享自己调查成果的快乐。3、幼儿能积极参与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意识。二、活动准备1、幼儿事先进行了动物是天气预报员的调查。2.
-
活动目标:1.通过实验操作,了解哪些物体能吸水,并能比较其吸水特点。2.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活动准备:一次性餐盒,水,卫生纸,海绵,布块,粉笔,塑料纸,积木,硬币,记录表。活动过程:一。导入(小魔术).
-
活动目标:1.知道一些气象变化与动物习性变化之间的关系。2.能根据动物的特殊表现来推断并预报天气。3.对探索天气奥秘感兴趣。活动准备:1.关于天气变化与动物习性变化的录像,如下雨前蚂蚁搬家的录像。(如.
-
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情节,感受小蜗牛善良、爱朋友的美好情感。2、围绕故事主题大胆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想法。3、学习制作微笑卡片,体验关心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能得到快乐。活动准备1、教学挂图四幅,内容分别为:.
-
活动目标: 1、认识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名称,学习八大行星的排列位置。2、培养幼儿从小爱祖国、爱科学的情感。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
-
4的分解靖边六幼 王新妮活动目标1、愿意参与操作活动,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操作结果。2、初步感知4的分解规律,认识分合号。3、通过游戏、操作,学习4的分解。活动准备1、教学图片-帽子、分合号、1-4数字。.
-
大班艺术领域:音乐律动身体创意线条白河县幼儿园 聂玲莉设计意图: 纲要中提倡幼儿要在玩中学,学中玩。要让游戏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因此设计了这节活动课,针对于幼儿园大班的孩子,让幼儿初步感知和理解律动,.
-
树顶上的游泳池设计意图: 大班阶段的幼儿处于探索欲和求知欲比较强烈的时期,各种各样的事物都会吸引他们的探索欲、求知欲。故事内容以“树顶上的游泳池”为主题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激发了孩子在故事内容.
-
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散文的内容,感知散文温情的基调,并用语言较清楚地表达出来。2感知、探究、表演散文的内容,加深对散文的理解。3感受小树叶和大树妈妈相互关爱的情感。活动准备:1教学挂图:落叶。2优美、.
-
设计意图: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指出: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的学习空间。我园地处农村与城镇结合处,周围自然资源比较丰富.
-
活动目标:1.了解书包的结构和各部分的用途,爱护小书包。2.学习整理书包,培养有序整理文具、书本的好习惯。3.清楚讲述自己的做法。活动准备:每人一个书包、一个小筐内放(幼儿用书、田字格本、拼音本、绘画.
-
活动背景:幼儿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孩子大量的语言词汇都从朗朗上口的儿歌、诗情画意的散文、娓娓动听的故事、充满幻想的童话的学习中获得。会变颜色的房子是一篇语境非常优美、词汇丰富的故事,情节有趣、富有悬.
-
活动目标1、知道集体的事就是大家的事,萌发乐意为集体做事的情感。2、提高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形成一些基本的生活动力,逐步养成爱劳动的习惯。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
-
大班社会活动垃圾分类我先行教案一、设计意图垃圾,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垃圾会污染我们的生活环境,也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随着大家对环保的日益重视,垃圾分类已经成为一种大趋势。为了使幼儿进一步认识到.
-
设计意图:生活中幼儿,经常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标志。让幼儿通过找一找,认一认,画一画等了解标志的外形及含义,从而发展幼儿的想想力、创造力,满足幼儿兴趣及好奇。活动综合了社会、艺术、语言等领域的内容,运用.
-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在摆学具的过程中感受并掌握8的组成与分解。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品质,增强小组合作交流.
-
活动目标1、 感知诗歌内容理解诗歌中事物的对应关系。2、 迁移诗歌及个人的经验,尝试按诗歌的句式进行诗歌仿编活动。3、 大胆地想象,积极地参与创编活动。活动准备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实物展示仪一台。活动过.
-
【活动目标】1、乐于倾听他人的讲述,能为同伴的进步而感到高兴,体验新年的快乐。2、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及大胆自我表现的能力。3、知道新年过后自己又长大一岁了。【活动准备】1、庆新年音乐带、诗歌一年过.
-
山大版大班下社会中国筷教案一、活动目标1.体验使用筷子的乐趣,进一步萌发环保意识。2.能正确地使用筷子,尝试用筷子夹取食物。3.了解筷子的由米、材质、用途及使用礼仪,知道筷子是中国人的发明创造。二、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