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资源
(共58092
份)
用时:59ms
-
活动目的:1、欣赏云的变化。2、发挥想象力。3、享受说儿歌的乐趣。4、锻炼大小肌肉的活动能力。活动准备:课件、魔术棒、纸笔、录音机、蓝卡纸、双面胶1、 提问引起幼儿的兴趣:(1)出去玩时,下面是什么?.
-
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动物(猴子、牛、袋鼠)尾巴的作用。2、享受听故事的乐趣。活动准备:借尾巴的课件。活动过程:一、以讯问的口气引出课题,激发小朋友的兴趣师:小朋友有没有见过小兔子的短尾巴啊?今天老师.
-
观看视频自由讨论:为什么不能让别人触摸自己的隐私部位呢?幼儿动手操作帮助人体娃娃遮挡私密部位。坏人出现了,怎么办?考一考:判断对错判断对错妈妈的拥抱和亲吻判断对错让其他人触摸自己的隐私部位判断对错有坏.
-
设计意图:小班时,大家是在不同的幼儿园度过的,刚到中(8)班,孩子们之间较为陌生,彼此之间交往也较少。通过将近一年的接触、交往,孩子们之间由陌生逐渐相熟起来,有很多孩子在班里都有了好朋友,大家在一起做.
-
设计思路:小熊乘飞机是看图讲故事,通过引导幼儿观察一定顺序的、有具体意义、形象生动的单页单幅画面,以观察图片来了解故事内容,并了解乘飞机的基本常识和注意事项,从而对幼儿进行综合局部特征猜测整体这样一种.
-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初步知道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 2、通过看看、说说、玩玩,了解小兔巧妙利用四季色彩的变化保护自己,战胜红狐狸的办法。 3、能积极参加讲述活动,初步体验与同伴共同.
-
活动目标:1、理解儿歌的内容。2、鼓励幼儿用儿歌表达自己的成长。活动准备:爸爸妈妈、穿衣、洗脚、擦桌、扫地、给花浇水的图片重点难点:结合图片说儿歌,感受成长的快乐。活动地点:活动室活动形式:集体活动活.
-
小黄瓜,细又长,全身穿着绿衣裳。小黄瓜,细又长,全身穿着绿衣裳。大萝卜,圆脑壳,大萝卜,圆脑壳,长长身体埋地下。长长身体埋地下。小豆芽,长的乖,腿儿长长长的快。小豆芽,长的乖,腿儿长长长的快。扁豆儿,.
-
活动目标1、 理解古诗大意,初步学会珍惜时间。2、 在老师的提示下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古诗的大意。3、 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活动准备课件、古诗视频动画、用棉花贴的白胡子、用报纸做的拐杖。活动过程一、 谜.
-
水桶和水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器皿,今天,就带领小朋友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怎么样用纸张折叠水桶和水杯。折纸准备:自己喜欢颜色的纸。折纸步骤:第一步将纸张折叠成为双三角形,把两角往中间折叠,正反两面一.
-
【活动目标】1、感受绘本故事的情趣。2、理解各种车牌的意义。【活动准备】白色卡纸、彩色水笔、各种车牌。【活动过程】一、看PPT,听故事。1、教师边操作PPT,边讲故事一遍。“故事里讲了什么?最好玩的地.
-
遇见遇见,去,去;去去,;遇见遇见,跳下,跳下,发号令,发号令,我们一起来,我们一起来,叫来一只,叫来一只一起走,我们都是好朋友!一起走,我们都是好朋友!;,游,游 啊啊 游游 ,请来一头请来一头,谢.
-
教学目标:1、基本了解故事,初步感受故事中神奇的想象所带来的乐趣。2、学习根据故事的情节线索大胆地想象和创编故事。教学准备:电脑视频动画、小白兔、小黑猫等动物头像及蔬菜图片。教学重点:会用流畅完整的语.
-
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各种蛋,让学生知道除了鸡、鸭、鸟会生蛋外,蛇、乌龟、壁虎也会生蛋。2、知道蛋的大小的不同。3、培养学生观察、探索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
-
目标: 1使幼儿能够连贯的、自然的讲述自己所见所想。 2鼓励幼儿遇到困难时沉着应对,积极动脑筋。 活动准备 1提前告诉幼儿要进行表演活动,引导幼儿制作和收集用来化装的各种工 具和材料。 2场地准备,大.
-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多角度认识蔬菜。2.引导幼儿从不同的角度对蔬菜进行分类。3.使幼儿养成不挑食的良好习惯。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准备教法和学法教法和学法活动过程活动过程活动反思.
-
活动目标:1、要求幼儿讲述出兔子在雨天怎样搬家的,教育幼儿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2、教幼儿正确使用动词:抱、背、顶、抬、钻、躲;句式“有的、有的、还有的、。”活动准备:图片四幅活动过程:一、出示图片,.
-
设计意图: 生活中幼儿有一些字词读不清楚,特别是近音字。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语言互动绕口令虎和兔,利用图画组成图谱,并且安排了游戏巧嘴巴广播和金话筒奖励”,激发幼儿敢说想说,旨在强调幼儿对易读错.
-
活动目标1、使幼儿学会按标志行动2、了解标志的作用和特征;3、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激发幼儿对交通标志的兴趣。4、激发幼儿的想象创造标志,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活动准备1、 准备各种交通标志图片、书籍若干.
-
教材简析:这是一则寓言。讲的是狼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儿,先后找了三个借口要吃小羊,小羊据理争辩,反驳狼的故事。这篇寓言采有了对话的形式,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词语,讲出了狼和小羊说话时的神态。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