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资料资源
(共3781
份)
用时:22ms
-
论新时期前期文学的浪漫主义特质OntheRomanticFeaturesofLiteratureintheEarlyNewEra作者:何锡章作者简介:何锡章,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原文出处:当代文坛(成.
-
许昌馆藏瞧钩赏析摘要:汉魏故都许昌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中,许昌地区整理出许多精美的、不同造型的、具有历史代表性的铜带钩。这些带钩虽小,却真实地反映了古人的着装习俗、审美情趣、.
-
八荣八耻爷爷: 奶奶: 外公: 外婆: 丈夫: 妻子: 儿子: 女儿:以热爱祖国为荣、 以服务人民为荣、 以崇尚科学为荣、 以辛勤劳动为荣、 以团结互助为荣、 以诚实守信为荣、 以遵纪守法为荣、 以艰.
-
褚遂良楷书笔法全书扫描百家字帖2023-06-0100:01发表于广东本博主也是个字帖迷,见到一些喜欢的字帖会买下来。不愿独享,则扫描了之后在本公众号发布。原书为经典碑帖笔法丛书之一,书名为唐褚遂良倪.
-
西安地区隋唐侍女俑发髻研究摘要:在隋唐时期西安地区的随葬品中,女性俑类在数量和种类上较前代出现显著变化,这与当时西安地区的经济状况、丧葬观念以及女性地位息息相关。其中,仕女俑发髻样式的变化尤为显著,同.
-
褚遂良大字阴符经集字古诗百家字帖2023-06-0200:00发表于广东褚遂良大字阴符经集字古诗二十首。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槃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藁管,一夜征人尽望乡。王安石:元日.
-
落寞文人的梦吃_关于聊斋志异聂小倩的另T神解读从聊斋志异聂小倩文本出现的语言逻辑前后矛盾入手,运用西方心理学无意识的有关理论,探究其原因,发现小说存在着崇高与反讽相互拆解的双重文本,蒲松龄自身的遭际是.
-
茅坤古文观的发展与嘉靖万历时期复古思潮TheDevelopmentofMaoKun,sAncientProseConceptandtheTrendofClassicismintheReignofJia.
-
英国文化唯物主义的思想源流TheIntellectualOriginsofBritishCulturalMaterialism作者:赵国新作者简介:赵国新,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当代.
-
胡啸宇的诗1、画莫奈的睡莲模仿着我的脸在水中蜿蜒颜料映透了夏天一个少女的背影是一种暗影联盟成了归逸方言的品性不偏不倚少女盘绕着白塔甘愿做一条白蛇“哪怕我身后洪水滔天”2、最终幻想马口铁控制着这些牲畜金.
-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资料班级:姓名:第一课中学时代1.1中学序曲1、中学时代的重要性是什么?(P4)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
-
素园石谱御题石选抄素园石谱御题石选抄如下:“石谱。萧山朱权始收石于长史山。视之如人吐云梦之小者。选其尤奇者七种。至园以植之。命日素园。间与予往来。游其园。亦不觉为异也。今予欲再求之。不可得矣。因取所藏.
-
秦始皇时期的尉缭是不是魏惠王时期的尉缭?因为历史记载方法的原因,以前的历史很多是书简,再加上战争、流传过程等等,记载的历史事实中出现了很多的神秘人物,比如鬼谷子。仔细研究能够发现,不仅鬼谷子的出生年月.
-
秦晓丹诗词秦晓丹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的诗词作品很多,包括定风波等。他的诗词作品以情感细腻、语言优美而著称,深受读者喜爱。定风波柳絮秦晓丹(巢湖)轻绊枝头离复萦,天涯此去几多情。清泪盈盈明月夜,慰藉。只.
-
略论战国时三寸代地之经营战国时期赵国疆域非常辽阔,极盛时期版图跨越了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四个省区以及河南、山东两省的部分地区。如此广袤的地域内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当然也是很大的,李学勤先生给东周列国作.
-
略论战国文字形体研究的几个问题略论战国文字形体研究的几个问题随着出土文献的日益增多,战国文字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由于其字形多变,结构复杂,对于研究者的挑战很大。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战国文.
-
摘要:环境对蒲松龄作品中的婚恋观是有影响的。在聂小倩和婴宁两篇小说中尤其明显。小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为作品提供了直接的信息、间接信息和自身信息,让我们了解到了在当时的特定的社会环境下,蒲松龄独特的婚.
-
清代皇帝朝!屣略清代皇帝的服装十分繁复,根据清代冠服典制,清代皇帝的服装可分为礼服、吉服、常服、行服和雨服等。期服属于礼服的一种,为举行登基、朝会、万寿节、元旦和祭祀等重大典礼时穿用,它是皇帝各类服装.
-
清代文宁隶书训著闿抨册2024-01-0401:47书法典藏馆具戈口器支射路彳虱五蚯,宜j三三,首农心牌自茨王禾.卜g力)运虢“童朝探息j朱早和号百坪重j!啃同金直弓后:
-
摘要:中国素有“衣冠王国”之称,上至史前,下至明清,中华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创造了无数精美绝伦的服装。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各民族创造的宝贵财富,在世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