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调研报告.docx
《关于“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调研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关于“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调研报告(仅供学习)一、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总体概况20XX年党的十七大作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后,20XX年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启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重大论断和尊重科技创新的区域集聚规律,因地制宜探索差异化的创新发展路径,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若干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中心的重大要求,科技部会同有关部委不断完善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一个包含5个维度(创新治理力、原始创新力、技术创新力、成果转化力、创新驱动力)、30项具体指标的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
2、标体系。20XX年至20XX年底,全国共103个城市(区)获批国家创新型城市。其中,20XX年,深圳市率先获批试点;20XX年,南京等40个城市(区)被列为首批试点,我省*率先入围;20XX年至2C)XX年,*等20个城市陆续被增补为试点城市,我省*、*成功入选;20XX年,*等0个城市被确定为试点城市;20XX年,*等25个城市被确定为新一批建设城市,我省新乡位列其中。目前97个地级和副省级城市根据主体创新功能不同,分为16个创新策源地、46个创新增长极、35个创新应用区。我省*、*属于创新增长极,*、新乡属于创新应用区。全国创新能力前十的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杭州、广州、武汉、
3、西安、苏州和长沙。从调研了解的情况看,我省*市20XX年6月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实施意见,*市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市已将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作为高质量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的重要举措,*市今年5月中旬已将创建方案呈报科技部。目前,全国全省申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竞争激烈、难度剧增。二、我市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重大意义(一)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实践。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
4、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党的二十大提出,到2035年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踏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要把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作为战略支点,为我国迈入世界创新型国家前列担一域之责、出一市之力。(二)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是贯彻落实省委十大战略的重大举措。省委省政府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让中原更加出彩的殷殷嘱托,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旗帜鲜明地把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放在十大战略之首,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这是以前瞻30年的战略眼光解决制约
5、现代化*建设短板瓶颈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全面建设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是实现“两个确保战略目标的不竭动力。随着我市纳入*“1+8都市圈,市委审时度势提出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新目标,这是站位全省发展全局、服务实现两个确保、对接省委十大战略的全盘谋划,是加快打造郑洛平新三角、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成为中原城市群重要一极、壮大新动能、奋进百强市的战略引擎。(三)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是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鹰城篇章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就是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重中之重是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绚丽的鹰城篇章。省委书记楼阳生强调,在建设现代化*新征程上更加出彩,很关键
6、的一条就是依靠创新驱动,走好华山一条路。以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抓纲带目,能够从战略高度谋划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积极融入新型举国体制,勇于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强技术研究、推动科研转化,确保我市现代化建设高水平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四)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是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城市发展的重大转型。这种转型的核心要义,就是把城市发展的驱动力从单纯的资源、资本、劳动力投入转变到主要依靠科技创新上。近几年,*在以科技进步促进城市转型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全国先进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新形势下,只有
7、集聚力量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快新创造新突破,才有可能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只有推动科创成果加快实现产业化,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才有可能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顺势推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一体设计,有效贯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开发与产业发展,有利于加速高端创新资源朝一主两优四新多支撑现代产业体系正向集聚,促进传统产业迭代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抢先布局,以科技创新赢得高质量发展主动,实现资源型城市向国家创新型城市转变。三、我市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优势和短板我市是新中国第一个自行勘探设计和开发建设的特大型煤炭基地,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门类齐全的新兴工
8、业城市。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十大战略,为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奠定了基础、积蓄了动能。主要表现为六个有:(一)有较强的综合实力。我市地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叠加区,被列为1+8*都市圈重要一极。20Xx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393亿元,同比增长4.1%,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5.9亿元,同比增长11.2%,总量居全省第5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0%,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0.6个百分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创建 国家 创新 城市 调研 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