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十五五”规划.docx
《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十五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十五五”规划.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处各类违法用地用矿314宗(土地违法案件277宗,矿产违法案件37宗),违法面积317.56亩,探索出了“证据保全”的成功经验,构建了县、乡、村三级监管网络,执法监察队伍建设稳步发展,卫片执法检查更加科学合理,有效遏制了违法违规用地行为。虽然“十四五”国土资源开发与保护取得一定成就,但还面临以下困难和问题。一是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压力较大。我县虽然编制了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县永久基本农田专项规划,也按规定完成上级下达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指标,但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不得不将一些耕地质量和等别较低的耕地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同时,国家加大了退耕还林还草的力度,按照政策规定,一些已经划定为基本农田的耕
2、地可能面临退耕还林或者还草,势必影响上级下达我县的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的完成。二是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方面,项目用地过度追求规模,土地利用率和单位土地投资强度偏低,加剧了供需矛盾。另一方面,土地闲置现象较为突出,一些招商引资项目用地,未进行科学合理的可行性分析,盲目征收,造成了征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不优的问题,甚至闲置。一些老村委会、老乡镇企业、撤并乡镇机关单位用地及城市老旧小区等存量建设用地长期空置,处置与引导能力亟待加强。三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率有待提高。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重开发、轻保护,采主弃副、采富弃贫、采易弃难、重采轻掘现象仍较存在,资源浪费和破坏较
3、为严重。矿产品精深加工程度较低,多以原矿、初级加工产品为主,产业链延伸不够,资源效益和经济效益较差。采选技术和装备水平有待提高,矿石采选综合回收率和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较低。四是地质灾害防治和矿山恢复治理资金缺口仍然较大。地质灾害防治和矿山恢复治理资金缺口仍然较大。地灾防治投入不够,一些隐患长期得不到有效工程治理,搬迁避让难以及时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资金短缺,致使一些已废弃矿山难以得到及时治理和恢复。二、“十五五”时期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面临机遇L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地位提升,为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管理提供了组织保证。党的十八大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
4、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的新的机构改革方案,赋予了新组建的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统一行使自然资源确权登记职责,实现了资源统管、空间统控、生态统建,为科学合理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保护与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组织保证。2 .综合实力的提升,对提高自然资源开发能力和利用水平提供了物质基础。“十四五”以来,我县经济结构加快转型,基础设施不断完备,社会民生持续改善,内生动力显著增强,2019年我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7.1亿元,增长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0823元、12992元,均增长9
5、虬整县已经脱贫,迈入小康社会。今后,我县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有巨大的潜力、韧性和回旋余地,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总体趋势不会改变。3 .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实施,将为“十五五”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提供制度保证。即将编制完成的县国土空间规划(20252035年),不仅将编制主体功能区、土地利用、城乡建设等“多规合一”的空间规划,还会建立横向联系的县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信息平台和纵向贯通的国土空间实施监测监管系统,新的约束性指标和管控措施将为“十五五”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规划的实施提供制度保证。(二)面临挑战1 .耕地保护面临压力较大。我县到2030年上级下达的永久基本农田不得少于33.87万亩
6、,按照基本农田划定规定,我县很多坡度在25度以上的陡坡耕地不得已划入了永久基本农田,这些耕地地力较差,质量较低,综合整治难度较大。加之,十五五期间重点项目及产业发展不可避免占用耕地,未来耕地保护压力较大。2 .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任务紧迫。我县基础地质工作程度总体偏低,矿产勘查难度加大,部分重要矿产资源可采储量下降,后备勘查和开发基地逐渐减少。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粗放,综合利用水平较低,乱挖滥采、采富弃贫,浪费资源和破坏矿区环境的现象仍然存在。矿产资源持续开发,使生态环境与生产安全问题进一步加剧,矿业权整合难度较大。3 .地质灾害日趋严重,防灾减灾能力亟待提升。特殊的地质条件和近几年重大基础
7、设施项目的建成和易地搬迁安置点的建设等因素使我县潜在的地质隐患较多,地质灾害问题日趋突出。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科技含量和水平有待加强。部分隐蔽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亟待查明,应及早采取工程防治措施。三、“十五五”时期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奋斗目标(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扎实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
8、人民为中心,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制度,优化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格局,提升自然资源利用质量和效率。围绕建设“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全国森林康养基地”发展定位,坚定不移走绿色引领高质量发展之路,为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幸福提供坚实的自然资源保障。(二)基本原则坚持国土空间开发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根据资源禀赋、生态条件和环境容量,明晰国土空间开发的限制性和适宜性,科学确定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的规模、结构、布局和时序,划定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引导人口和产业向资源环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然资源保护 开发 十五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