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docx(3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十四五”以来,在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县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目标基本实现,为县“十五五”期间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五五”时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期,是改善供给体系质量、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胜期。教育作为民族振兴和国家发展的基石,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在“十五五”期间,全县教育事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力推进我县
2、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一、“十四五”期间县教育事业发展状况(一)“十四五”期间各项目标完成情况2025年,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园)537所(个)(其中:完全中学3所、高级中学3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3所、初级中学3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9所、完全小学146所、小学教学点32个、幼儿园307所、职业高中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工读学校1所);在校学生188363人(其中:小学生87114人、初中学生42244人、普通高中学生18258人、职业高中学生3308人、在园幼儿37228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148人、工读学校学生63人);有中小学校(园)教职工13075人(其中:幼儿园3758人,小学4748
3、人,中学4340人,特殊教育学校25人,工读学校9人,中职136人,中职校外聘请教师59人),专任教师11291人(其中:幼儿园2315人,小学4627人,初中2945人,高中1239人,特殊教育学校25人,工读学校7人,中职133人)。1 .教育公共服务指标体系实现全面达标学前教育。现有在园(班)幼儿37228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班)率为90.02%,与“十四五”规划目标86%相比超4.02个百分点。初步构建了广覆盖、保基本的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义务教育。2025年,我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92%,初中适龄少年毛入学率96.48%;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辍学率为0;有小
4、学寄宿生17802人,小学生寄宿率为20.44%;有初中寄宿生27328人,初中学生寄宿率64.69%;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39%,均完成了省市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与“十四五”规划目标相比,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与“十四五”规划目标99%相比超0.92个百分点,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与“十四五”规划目标95%比超1.48个百分点;715周岁“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与“十四五”规划目标90%相比超5.08个百分点,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与“十四五”规划目标95%相比超0.39个百分点。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已于2018年通过国家督导评估验收。高中阶段教育。有高级中学3所,完全中学3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3
5、所,职业高中1所。县内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8258人,职业高中在校学生3308人;高中阶段在校学生43044人,其中:普通高中在校学生23109人,中职在校学生19935人,普职比为54:46,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为91.01%o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与“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90%相比超1.01个百分点。普通高考一、二本综合上线率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5年分别为36.62%、36.35%、33.65%、36.68%、34.85%o特殊教育。有616周岁适龄“三残”儿童少年649人(其中视力残疾139人、听力残疾161人、智力残疾192人,三残多重157人),丧能80
6、人,随班就读、特校就读及县外学校就读共499人(其中视力残疾120人、听力残疾149人、智力残疾130人,三残多重100人),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学业42人(其中视力残疾15人、听力残疾6人、智力残疾16人,三残多重5人),延缓入学28人(其中视力残疾4人、听力残疾4人、智力残疾12人,三残多重8人),“三残”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为95.08%o相比十四五规划目标,超5.08个百分点,保质保量完成了特殊教育任务。民族教育。优先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着力提高少数民族整体素质,实现各阶段少数民族教育全面覆盖。全县少数民族在园幼儿7431人,小学阶段适龄在校少数民族学生21693人,入学率达99.91%;初中
7、适龄少数民族学生9411人,入学率达90.19%;高中适龄少数民族学生2911人;少数民族学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22.40%o民族教育事业发展整体得到较大提升。总体来看,“十四五”教育发展各项目标均已如期实现。全县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迈上了新台阶,为“十五五”时期全面开启教育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我县教育进入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促进公平与均衡发展的新阶段。2 .办学基础条件实现更佳配置“十四五”以来,县委、县政府始终牢固树立“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的理念,在确保各项政府法定投入到位的情况下,通过向上争取、政府贷款、招商引资、企业垫资、社会融资等方式,千方百计筹措教育经费,全县共投入教育资金1
8、4.5793亿元,建成校(园)舍建筑面积68.14万平方米,全县30个乡(镇、街道)均开办有中心幼儿园,部分乡(镇、街道)还开办了第二幼儿园,各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教育投融资渠道得到新的拓展,经费投入有了新的增长。2019年向工行贷款28800万元、向重庆银行贷款7759万元,2025年向农业发展银行贷款24000万元,省青基会2019年捐赠140万元,光彩基金会2019年捐赠1000万元、2025年捐赠500万元,番禺区提供帮扶资金2019年1130万元、2025年891万元共计2026万元,2019年向省教育厅争取上级资金18327万元,2025年向省教育厅争取上级资金1921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教育事业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