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发展“十五五”规划.docx
《人才发展“十五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才发展“十五五”规划.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人才发展“十五五”规划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及市委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区战略,着力破解“人力资源之困”,加快建设盐都创新创业人才聚集地,根据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五”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规划。一、规划背景(一)发展基础“十四五”时期,区坚持“抓人才就是抓发展”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开明开放广纳天下英才,聚焦聚力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全区人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人才总量有所提升。截至2025年底,全区人才总量达到4.5万人,比2015年增长23.9%。高层次人才数量稳步增长,省、市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专家达13
2、人,高端人才从无到有,累计引进储备急需紧缺专业高端人才23人,引进总量位居全市前列,人才分布、层次和类型结构更加合理。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出台区高端人才引进储备管理办法(试行)区青年人才公寓租住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涉及人才“引育用留”的配套政策,探索高端人才灵活用编制度,分类制定教育体育、卫生健康等专业人才引进办法,重点围绕主导产业研究制定人才支持政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创新突破。协同创新初见成效。与电子科技大学、轻化工大学、重庆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柑橘研究所教授、专家签订智力服务合作协议。截至2025年底,全区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省级科技企
3、业孵化器、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等创新创业平台28个,高新技术企业6家,引入高新技术孵化团队36个,孵化科技项目48个。发展生态不断优化。党管人才格局不断健全,人才工作述职评议制度深化实施,上下同向抓人才的强大合力有效凝聚。实施人才安居保障工程,新增人才公寓12套,发放各类人才安家补助、就业创业补贴、奖励资助等5000余万元,常态化开展“智汇”“青荟”“才话”等系列人才交流活动,人才归属感、幸福感、获得感持续增强。(二)面临形势“十五五”时期是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关键时期,面临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激发发展新活力、打牢高质量发展新基础的时代重任,肩负为聚力再造产业,走出转型升级新
4、路,加快建设新时代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示范城市提供有力支撑的光荣使命,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方面:一是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引领下的全球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大。国内稳定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日益增强,高层次人才归国意愿日趋强烈,为我国集聚优质人才资源提供了广阔空间。二是从国内看,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强调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深入实施,省委“一千多支”发展战略取得明显成效,市委加快建设新时代川南渝西创新人才聚集地,支持高标准打造特色工业园
5、区,建设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先行区,产业、项目和要素不断向聚集,区域协同带来产业协同,促进产业行政区域布局向经济区域布局加速演进,“研发+生产”“总部+基地”“飞地园区”等模式应运而生,为承接产业转移、人才转移提供有利契机。三是从我区看,发展势头强劲,产业基础坚实,交通区位优势突出,发展空间广阔,成渝地区南翼跨越开放合作示范区建设为人才干事创业提供了良好机遇和优质平台。人才在发展中的引领地位日益凸显,“高精尖缺”人才需求进一步扩大,人才工作对外开放空间不断拓展,人才工作改革创新需要更为迫切。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了“奋力建设全省县域经济先进区、全省乡村振兴先进区、全省产城融合品质城,勇担再造产业
6、样板区”的宏伟目标,凝聚了全区人民奋发图强的共识,党员干部精气神进一步提振,为人才工作乘势而为提供强大动能。挑战方面:一是产业人才量质不优。囿于全区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区域创新能力不强、新兴产业支撑不足等情况,引领产业发展的高端创新人才较少,全区现有获得省市重大人才计划称号的仅13人。带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企业家较少,全区入选省市人才计划的人才中企业家仅有6人。全区新注册企业1851户,新增高新技术产业企业仅6户,占比仅0.3%。熟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人才较匮乏。二是人才政策集成不够。人才政策竞争力不强且较为分散,人才品牌影响力不够。周边多数地区对引进人才实行了安家补助、岗
7、位激励、生活补贴,而我区主要是给予安家补助且覆盖面较窄,加之企事业单位薪资水平普遍较低,客观导致人才难引进与易流失并存。从财政投入上看,我区每年人才开发专项资金不足500万元,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三是区域人才竞合交织。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经济发展空间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资源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成渝双核集聚效应加剧,省内区域中心城市吸附力更加凸显,周边城市竞相发展态势和人才竞争日趋激烈,进一步增大引才留才难度。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
8、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和区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开明开放,发挥本土优势,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大力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广聚天下英才,切实推动“人力资源之困”向“聚才用才之势”转变,为奋力建设“两区一城”建设,实现我区“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二)基本原则坚持党管人才,引领发展。坚持党对人才工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才 发展 十五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