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8).docx
《“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8).docx(5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前言“十五五”时期是区建设“先进制造示范区”“城乡融合示范区”“集成改革示范区”“依法治理示范区”的关键时期。为推动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的进展,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关于“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部署,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根据省“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市”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市区“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本规划是“十五五”期间统筹推进我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依据。制定相关规划、行动方案、政策措施时应当加强与本规划的衔接,落实本规划的要求。规
2、划期至2030年,远景展望至2035年。一、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一)“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成效“十四五”期间,区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工作特别是对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四大兴区战略”,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中央和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决策部署,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都取得重要进展,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地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25年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4个城区国控点排名
3、第一,全区空气优良率达93.5队较2015年增加9.7个百分点,PM=、PMIO浓度分别下降37.4%、32.1%,改善程度位居全市前列。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2025年,国控丰谷断面水质提升为11类,仙鱼桥断面和白蝉镇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III类)比例达到100%,无劣V类水体,建成区无黑臭水体,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100%,全面建立了河长制体系,对涪江、芙蓉溪、魏城河等区内9条主要河流实行“一河一策”管理。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良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总体得到管控。声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城市建成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城市功能区噪声平均值、建成区交
4、通干线噪声平均值均符合相应标准要求。绿色发展水平持续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末的13.2:56.7:30.1调整到2025年末的9.8:36.2:54,基本形成了以新型功能材料、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激光技术应用、核医疗健康及高精密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工业体系和格局,主导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90%o经开区升格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被认定为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全省首批院士(专家)产业园,全区科技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占比34.35%o全区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完成建成区内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淘汰工作,水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生产建设持续推进,能源结构
5、进一步清洁化,单位GDP能耗降低0.53%o污染防治任务圆满完成。深入推进蓝天保卫战,全面开展挥发性有机物减排、建筑工地及运输车辆扬尘、餐饮油烟等综合整治工作,多维驱动秸秆综合利用发展,全区秸秆综合利用率大幅提升,并顺利举办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建设推进会。扎实打好碧水保卫战,加快推进城镇及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成高新区3000吨/天的工业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实现省级工业园区污水管网全覆盖,城市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5%以上,先后建成乡镇(场)污水处理厂(站)25座。组织实施消劣、三磷、轻微污染水体工业园区、重点小流域以及入河排污口整治6个专项行动,完成芙蓉溪、魏城河整治工作,全面落
6、实沿线垃圾清理、清淤打漂,完成河面无大面积漂浮物、河岸无垃圾和无直排污水口整治目标任务,并向社会公布治理进度。持续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开展仙鹤湖水库水源地规范化整治。深入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和生活污水治理,粪污资源化利用的行政村比例已达100%,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比例达90.9%O完成畜禽养殖禁养区优化调整和重新划定工作,全面关停搬迁全区禁养区内规模养殖场(户)178家,推广清洁养殖技术,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4%。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落实市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开展农用地污染调查,全面整治各类土壤污染源。积极开展化肥减量增效示范、有机肥代替化肥试点、农药减量控害行动。2025年
7、全区耕地安全利用面积19159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明显。落实省委“开展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总体部署,推进“大规模绿化行动”,积极推进城区绿化美化,加快区域内街道、小区、水系、道路生态廊道和纵横交错的防护林网建设,提升绿化质量,持续开展森林城市建设。实施河流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涪江干流段优良水体保护,开展河湖湿地修复,完成石班子河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落实最严格的自然资源保护制度,实现林地保有量40.07万亩,2025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1.19%,全面完成年度森林资源“双增长”目标。加快推进生态建设,有序推进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等相关
8、工作,启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顺利通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省级预审验收。环境风险得到有效防控。加强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环境风险管控,全区136家企事业单位完成危险废物申报登记管理,做好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填报,全面运行危险废物电子联单。强化危险废物及化学品管理抽查,组织开展化工医药行业和危险化学品领域风险防范专项整治行动。成立生态环境事件指挥部,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印发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市区生态环境事件指挥部工作规则,提高应对突发环境事件能力。环境监管能力明显提升。全区开展固定源清理整顿,全面核发排污许可证,将所有固定污染源纳入环境管理范围。大力推进区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生态环境 保护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