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防灾减灾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防灾减灾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防灾减灾发展规划.docx(2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防灾减灾发展规划前言市区地处盆地与云贵高原过渡地带,多山地和丘陵,地质、气象条件复杂多变,山洪、泥石流多发,极端气象时有发生;境内有大小溪河130余条,总长度640余千米,洪涝灾害危险区多;“十四五”末,有在册山洪灾害危险区79个,地灾隐患点14个;森林面积83.93万亩,森林覆盖率57%,森林防火压力大。自然灾害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造成较大影响,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关于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的决策部署,最大限度减轻自然灾害风险,有效防范和应对重特大灾害挑战,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
2、障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依据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262030年)省“十五五”应急体系规划市”十五五”防灾减灾规划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划,规划年限为2026年一2030年。第一章“十四五”取得的成效及面临的机遇挑战一、“十四五”主要工作及成效“十四五”期间,全区防灾减灾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部署要求,加强体系建设、监测预报、灾害防御、科普宣传教育、应急救援、工作保障等各项工作,全面推进防灾减灾体系和能力建设,有力有序有效应对一系列自然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为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防灾减灾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全区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由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各镇(街道)、区级相关部门统筹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健全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防灾减灾救灾指挥系统,分级负责,层层压实责任。组建防震减灾、防汛救援、森林防灭火、地质灾害防治与救援等8个专项应急指挥部,明确突发事件现场指挥层级和权限。建立区减灾委员会与各类专项指挥部的工作协同制度。整合应急管理、消防管理、地震、地质灾害防治、水旱灾害防治、森林灭火、地震应急救援等相关职责功能,创立“安委会+应急委+减灾委”的“三委会”工作机制。整合区安委办、区应急委办、
4、区减灾委办、区消安办等力量,形成“行为规范、运转高效、联动有力”的调度指挥体系。完善协调联动机制,建立“防抗救”一体的综合协调工作机制,与相邻的合江、叙永、江阳、江安、兴文周边县(区)签订森林防灭火跨区域联防联控协作协议,提升应急联动响应能力。完善日常工作机制,落实专人灾情信息报送制度,完善值班工作制度等制度和流程。主汛期、重大节假日和敏感时段期间严格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二)应急救助处置水平持续增强一是修编完善各项应急预案。修订市区防汛应急预案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试行)区地震应急预案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等各类自然灾害专项应急预案,健全区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体系。二是强化城乡基层防灾减灾能力建
5、设。开展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十四五”末,全区共有规范性应急避难场所3个,临时避难场所75个。三是优化应急物资保障。紧密结合区情特点,不断完善应急物资装备体系,储备冲锋舟、推土机等应急救灾装备,储备应急救灾物资10余种。与广州中海达卫星导航技术等专业公司签约合作,引进大型无人机等高端救援装备。四是加强应急物资储备调拨管理。及时修订市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建立以区级救灾物资储备仓库为中心,镇(街道)救灾物资储备点为补充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完善基层应急保障能力。“十四五”末,全区有区级部门标准物资储备库和小型库房3个,镇街道物资储备库13个。(三)自然灾害防御能力稳步提升“十四五”期间,全区围绕地
6、震、地质、气象、林业等灾害类型开展了监测预警预报、隐患排查治理、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建设等多项工作,自然灾害防御能力持续提升。地震方面:一是持续增强地震监测预报能力。“十四五”期间开展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工作,新建2个一般站。二是更新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地震“三网一员”体系,逐步消除地震监测盲区和乡村防震减灾的空白。三是深入开展建设工程地震安全监管专项自查。严格按照国家相关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标准,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查和备案,从根源提升地震灾害防抗能力。四是持续推进地震科普教育、应急演练和应急救援培训能力建设。利用重要节点进行集中宣传,建设、运行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扎实开展科普宣传教育及公共
7、服务工作。地质方面:一是提升地质灾害防治科技支撑能力。推进全区地质灾害防治管理VR系统建设。二是群专结合,不断提升地质灾害隐患点人防技防水平。“十四五”期间每年对全区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专职监测,累计完成57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由地勘单位在汛期对2处地灾隐患点实行驻守监测。积极争取省上资金,建成自动化实时专业监测4处。三是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对威胁集镇、学校、居民聚居区等人口密集区的天仙镇渠坝驿社区农贸市场滑坡等1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工程治理,对护国镇龙沟村10社黄椭岩滑坡等2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排危除险。四是推进避险搬迁工程。“十四五”期间安置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户330户。水利方
8、面:一是开展病险水库整治。“十四五”期间共整治23座病险水库,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水库安全运行。二是推进河流综合治理工作。对倒流河等河流进行综合治理,提高工程河段防洪标准。三是推进防洪工程措施治理。围绕山洪沟防洪薄弱环节,加快推进山洪沟治理工程建设。实施市区上马沟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综合治理河道2.13千米,保障了人民群众的防洪安全。气象方面:一是升级气象监测系统。推动全区气象综合观测自动化,推广区级综合观测业务集成平台。二是增强预报预警能力。以新一代天气雷达数据为核心,强化预报业务一体化,实现天气预报、强对流天气监测预警等业务的上下联动,提升强对流天气预报预警能力。三是加强基层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防灾 减灾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