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docx
《“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docx(4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前言“十五五”时期是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二个五年,也是处于迈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抢抓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战略机遇,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和重塑发展新格局的战略机遇期。“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是保障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新进步的五年规划,是开启秀美宜居的成渝中部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打造“精致城市大美”的五年规划,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全县生态环境的五年规划。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县委、县政府对“十五五
2、”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根据省“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市”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县“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规划明确县“十五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是各级各部门落实环境保护责任的行动指南,是县“十五五”期间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规划期自2026年至2030年,远景展望至2035年。一、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一)“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25年,县城区PMz5年平均浓度24.6微克/
3、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46天,优良天数达标率为94.5%,较2016年上升22.7个百分点。地表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2025年,阳化河、蟠龙河水质达标率分别为42%、58%,较2016年分别上升25.3%、33%,全县43个监测断面水质改善率提高32%,县城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较2016年提高XX%。土壤固废污染防治积极推进。土壤环境质量稳定可控,“十四五”期间全县无涉重金属污染事件发生和相关行政处罚,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10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县城建成区声环境质量稳定达标。污染防治攻坚深入推进。打赢蓝天保卫战。聚焦工业、燃
4、煤、扬尘、机动车、秸秆“五大污染源”,统筹推进压减燃煤“禁控改”、控车减油“退改限”、治污减排“治停退”、清洁降尘“人技防”、禁烧秸秆“疏堵督”实现精准治污,清理排查出“散乱污”企业104户,整治并复产砖厂18户,淘汰轮窑12户,升级1户,拆除自然保护区内砖厂1户,全县砖瓦企业已全部安装脱硫除尘设备。聚焦科技支撑,建成空气微观站33个,实时监测更新数值。打好碧水保卫战。创新开展“双河长制”治理模式,推进童家河、蟠龙河流域治理,逐步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全面完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及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配套管网约179千米。依托千村示范工程、厕所革命、接入乡镇管网等方式完成157个行政村农村生活
5、污水治理,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生活污水处理率达75%,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100%。开展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完成全县乡镇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隔离设施建设。打响净土保卫战。完成全县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土壤风险源排查,全县未布局有色金属等企业,无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和污染地块。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全县畜禽养殖污染整治,2025年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100%,资源化利用率达93%o2025年化肥施用量较2016年减少5.03%,农膜使用量较2016年降低24.64%。开展清废行动。2025年收集转运处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130余吨,回收
6、利用农膜量248.17吨。生态保护与建设成效显著。“十四五”期间,积极开展生态保护红线调整和自然保护地评估等工作,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0.84平方千米。积极推进造林绿化工作,成功创建全国绿化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造林百佳县,劳动镇获评省级文旅特色小镇和森林小镇,完成盐湖公园一期、娑婆山森林公园一期建设,全县森林覆盖率提升至43.6%o积极开展流域生态修复,推进童家河玉龙桥、清水村生态湿地建设,蟠龙河流域生态修复等。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1.54%,绿地率为34.5%,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IL36平方米,县城主干道绿地率为35.9%,次干道绿地率为24%,重要江河沿岸绿化率为90%O环
7、境治理能力不断提升。着力构建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和改革制度体系,成立了县环境保护委员会。创新开展“双河长制”工作,获评全省河湖管理保护先进集体。环境监管能力不断提升,编制县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辖区内环境监管“一企一档”数据信息库,完善更新企业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加强“环境行政处罚裁量辅助决策系统”的应用,建立健全分类处理环境信访投诉请求法定途径清单,明确各类问题的处理途径、受理部门、法律法规依据,引导群众依法有效维护自身权益。生态环境制度不断健全,建立了24小时接访制度、协调办案制度、案件督查制度、举报回访制度,规范了环境信访案件的接访、查处、结案等程序。生态环境考核机制逐渐健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生态环境 保护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