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水安全保障规划.docx
《“十五五”水安全保障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水安全保障规划.docx(3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前言6一自然及社会经济概况-6-二县“十四五”水务发展成就-10-(一)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10-(二)水务基础设施短板稳步补齐-11-(三)水旱灾害防御能力不断提升-13-(四)水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13-(五)水务改革不断深化-14-(六)水利脱贫攻坚成效明显-14-(七)治水管水能力持续提升-14-三、县水安全保障形势-15-(一)水安全保障现状-15-(二)面临机遇-15-(三)存在的问题-16-四、“十五五”水安全保障总体要求-19-(一)指导思想-19-(二)基本原则-19-(三)主要目标-20-五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管理调度-23-六推进水务基础
2、设施建设-25-七构建现代化水管理体系-28-八加强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30-九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34-十改革创新水务体制机制模式-36-十一保护传承弘扬水文化-37-十二投资规模及资金筹措-37-()投资规模-37-(二)资金筹措-38-十三环境影响评价-38-(一)环境影响分析-38-(二)对策与保护措施-41-(三)评价结论-42-十四保障措施-43-()加强组织领导-43-(二)强化协调配合-43-(三)加大投入力度-43-(四)逐级分解落实-44-(五)严格监测评估-44-十五、附件-44-刖S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十四五”以来,县水
3、务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紧扣”推动振兴发展、决胜全面小康”主题,推进全县水务事业健康发展,水务投资稳定增长,依法治水管水能力进一步提升,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十五五”时期,是推进水利现代化进程、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至关重要的五年,是推进水务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的重要时期,是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节水型社会、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是形成较为完善的水务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时期。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国家战略和市委“两市两城”、县委“两县两区一城”战略谋划,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需求越来越高。根据县委、县政府以及省、
4、市主管部门关于“十五五”水务规划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县水务实际,编制完成了县“十五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县“十五五”水安全保障规划是统筹和指导全县“十五五”期间水务发展的纲领和行动指南。编制实施好全县“十五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对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川南一体化等区域战略布局,建设经济强县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自然及社会经济概况(一)地理位置我县隶属省市,地处盆地南部、沱江下游,东与北邻内江市隆昌市,西靠市沿滩区,南接泸州市泸县,西北与市大安区相连,西南与宜宾市接壤,辖区东西最大距离57.43千米、南北最大距离43.7千米,辖区面积1342平方公里。(二)地形地貌我县地处盆地紫色浅丘陵区,地势由北
5、向南倾斜,地形以丘陵为主,占总面积93.84%以上。丘陵多呈馒头状,多数由页岩和泥岩组成,相对高度在20米60米之间,丘坡平缓,土层较厚。另有方山状丘陵,丘顶砂岩覆盖,其下砂岩、页岩重叠,丘坡呈台阶状。各丘陵之间为冲沟和谷地,稻田密布。罗观山和青山岭为两侧北东一南西走向的条状低山,是川东平行岭谷的延续部分,斜贯县境东南部。平坝多分布于沿沱江的河谷地带。县境内地表丘陵错综起伏,沟谷纵横切割,丘陵间冲、沟、旁、坳、谷交错,地势一般在海拔300米350米之间,最高点在安溪镇尖山坡顶,海拔597.6米,最低点在长滩镇沱江出境点,海拔241米。(三)地质我县位于盆地,北部属于自流井凹陷,东南部属川东褶皱
6、束西南延伸部分。境内沉积岩巨厚,褶皱舒缓,构造剥蚀作用强烈。从构造体系上看,南侧的梯子岩背斜、青山岭背斜、邓井关背斜以及长滩坝向斜、喻家寺向斜、同心寨向斜等属华夏系构造体系,而中部及背部各构造形迹形成时期略晚。根据地震勘探资料显示,华菱山大断裂的西南延伸部位,位于一南溪一带,其基底埋深约4.4千米6千米,成生时期为早古生代,在地史发展中具有继承性和多期活动特点,本区断裂多属压性或压扭性,西北面,有从市境延伸入的兴隆场隐伏性断裂、走向NW,他与境内其他断裂的交汇复合地带,为县境内相对不稳定的地带,是主要发震区之一。县境内褶皱构造,包括背向斜和外县延入境内者共22条;较大的断裂构造共10条,多为压
7、性和压扭性断裂。(四)气象特征我县属盆地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冬温、春暖、夏热、秋凉、湿润和日照少、无霜期长的气候特点。我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具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等特点。农业气象,四季分明,春早气温回升快,但冷空气活动频繁。夏季降雨集中,多连晴高温,常有夏旱发生;秋季气温下降快,多雨,也有时秋干,秋涝相间发生。洪灾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以秋季为多,暴雨、连日暴雨或连绵秋雨形成雨洪灾害。冬季阴晴,云多且光照少,县境北部较南部寒冷。无霜期长达355天,多年平均气温179t3C,最高气温4L5(C,多年平均降雨量988毫米,最大年降雨量1505.9毫米,最小年降雨量735.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安全 保障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