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docx
《“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docx(4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第一章环境基础与形势4第一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成绩4第二节“十四五”规划指标完成情况8第三节“十五五”时期面临的挑战10第四节“十五五”时期面临的机遇11第二章总体要求14第一节指导思想14第二节基本原则14第三节规划目标15第三章重点任务19第一节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新格局19第二节减排降碳,积极应对气候变化22第三节巩固成果,提升水环境生态质量24第四节深入防控,保证环境空气质量水平28第五节积极推进,有效改善土壤环境质量33第六节综合管理,提升环境风险防控能力36第七节乡村振兴,打好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38第八节加强建设,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41第四章重点工程4
2、3第五章保障措施52第一节强化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分工52第二节加强宣传引导,鼓励全民参与52第三节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基础建设52第四节严格考核评估,完善监督机制53-X.B=H刖三“十五五”时期(2026-203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二个五年;是区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奋力开创区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要时期,也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沱江流域(段)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实施建设沱江(段)生态廊道行动计划的关键时期。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区在推进生态环境保
3、护工作中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自觉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进一步巩固“十四五”期间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此,根据国家、省、市相关工作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重要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是区十五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依据。第一章环境基础与形势第一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成绩“十四五”以来,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生态环境保
4、护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环境质量逐步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齐头并进。一、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一)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十四五”以来,区河流、水库水质明显改善。2025年,全区17座水库全部解除养鱼承包合同,并消除劣V类水质;完成古堰溪、益民溪、龙曲沟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实现“长治久清”;建成城乡生活污水处理厂(站)50座、污水管网295公里,实现场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沱江国控、省控断面水质连续4年稳定保持III类,乌龙河二郎桥断面和双河口断面水质达IV类,沱江对口滩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二)大气环境质量全面改善2025年,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8.7%,全年无重污染天气,环境空气质量
5、综合指数3.45;全区大气环境监测值中SO2、Nox、。3、CO、PMioPM2.5年均值均已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城镇空气质量全面改善。(三)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稳步推进“十四五”以来,区结合土壤污染防治实际,制定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市区工作方案各年度实施计划;强化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开展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农用地分类管控行动;开展建设用地土壤监测和调查评估,建立并更新土壤环境污染风险管控名单名录,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落实重点监管企业和工业园区周边土壤监督性监测;深入推进工业废弃物处理处置工作,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转
6、移处置率达100%,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四)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有所保障“十四五”期间,区声环境质量整体良好。2025年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5.1分贝,达到声环境质量二级标准;新建垃圾压缩中转站3座,实现了城乡垃圾收运体系全覆盖,对城区的大件垃圾和餐厨垃圾实行规范收集、运输和处置,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开展了城区餐饮油(煤)烟专项整治和噪音污染专项治理,人民群众环境满意度不断提升。二、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十四五”以来,区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已形成“四新一大”(新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大数据)产业发展新格局。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淘汰燃煤小锅炉34台,白马循环流
7、化床示范电站60万机组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30%;单位GDP能耗整体呈下降趋势;重点工业企业节能节水目标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顺利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三、生态保护力度加大“十四五”期间,区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控新增建设用地规模,耕地保有量超31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超23万亩;绿色中区建设成效明显,“公园城市”建设扎实推进,完成1个山体公园和5个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城园一体的生态格局跃然呈现;沱江生态廊道修复与保护工程效果显著,实施人工生态林、经济林抚育改造,净增森林面积9769亩,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5平方公里。四、监管能力稳定提升全面开展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生态环境 保护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