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民营经济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民营经济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民营经济发展规划.docx(3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民营经济发展规划为推动市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根据省民营经济发展“十五五”规划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规划期至2030年。一、发展基础“十四五”时期,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落实国家和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毫不动摇的鼓励、引导、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我市民营经济呈现平稳健康发展态势,在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扩大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撑起了全市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一)发展成效(1)发展环境不断改善。我市先后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2、的政策措施市改进和深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十条扶持政策等文件,构建起多方位的政策扶持体系,连续获评2017、2018、2019、2025年度省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市。特别是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影响,我市第一时间出台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全力帮助企业抗击疫情、渡过难关。同时,围绕打造公平正义、服务优良的发展环境开展持续攻坚,强力推进行政效能革命和“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让“不见面”“一次办”成为新风尚,企业注册实现1日办结、鼓励类投资项目实现50个工作日办结。(2)经济支撑不断增强。“十四五”时期,我市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50%以上的经济总量、60%以上的
3、税收收入、90%以上的市场主体。到2025年度,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3117.73亿元,占全省民营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13.6%;上缴税金617.193亿元,占全省民营经济税金总量的比重达到18%o民营经济内资市场主体超过119万户,与“十二五”末相比,净增65万余户;其中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增长迅猛,增幅达到122%,万人市场主体数量居全省首位。(3)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十四五”时期,市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持续淘汰落后产能,着力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民营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为2.0:31.6:66.4,第三产业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在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现代产业的背景下,
4、我市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涌现出一大批业内知名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3567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295家,总数均在全省首位,成为推动我市民营企业转型发展的生力军。(4)产业集聚不断加速。“十四五”期间,我市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特别是围绕落实省县域特色产业振兴的有关要求,市县编规划、定政策、抓包联,着力营造支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良好氛围。全市36个特色产业集群,涵盖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化工、纺织、食品加工、皮革、陶瓷、钙镁、建材等产业,2025年完成营业收入4623.25亿元,同比增长14.47%o尤其是26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连年保持
5、高速增长,2025年营业收入增速超过30.92%,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5.92个百分点,平山金属制品产业集群成为我市首个营业收入突破千亿的产业集群,成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5)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十四五”时期,我市建成创业孵化基地60家,实现了创业孵化基地县(市、区)全覆盖。设立外国诺奖工作站7家,省级以上孵化器29家(国家级11家),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109家(国家级6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7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7个,众创空间127家。共认定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44家,其中包括国家级示范基地3家、省级示范基地11家、市级示范基地18家。积极培育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为中
6、小企业提供找得着、用得起、有保障的服务,全市共有省级以上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8家,总数全省居首。(6)创新氛围不断浓厚。十四五期间,我市创新型城市建设初见成效,202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13%o着力打造人才友好型城市,全国省会城市中第一个出台人才发展促进条例,持续推动建立以产聚才、以才促产的良好氛围。民营企业引领创新发展,截至2025年底,全市拥有省级技术创新中心206家,其中民营企业建设的197家;市级技术创新中心219家,其中民营企业建设的205家。支持民营企业开展新产品、新技术研究,鼓励民营企业申报承担科技计划项目,2025年,民营企业共承担市级科技计划
7、项目228项,项目数量较2015年底增长33%,极大地调动了民营企业开展科技研发的积极性。(二)存在问题“十四五”期间,我市民营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一是发展环境仍需优化。环境建设与先进城市相比还有差距,审批事项多、服务意识不够强,一些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尚未完全克服,妨碍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问题偶有发生。部分领域检查频次高,多头执法、重复检查的现象依然存在,加重企业迎检负担,特别是临时性的停产停工指令,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二是新旧动能转换动力不足。高端产业链条不完善,拉动性强的大项目、产业链核心项目少,综合竞争力相对较弱,未能充分展现省会城市的引
8、领作用,产业提升、转型升级的压力依然艰巨。三是民企实力亟待加强。缺少创新品牌和自主品牌,关键技术、核心知识产权相对薄弱。行业龙头和知名企业相对较少,技术骨干、创新人才和资金不足的风险常常困扰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不少民营企业在产能过剩、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容易陷入低端无序竞争,提质增效还有较长的路要走。二、发展环境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十五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正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市民营经济发展既有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民营 经济发展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