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规划.docx(7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十五五”时期是我市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绚丽篇章的关键时期,是加快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培育发展新动能、促进创新驱动、获取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谋篇布局未来产业,既是我市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塑造发展新优势的重要抓手,也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区域战略位势的强大支撑。根据省“十五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一、发展基础与环境(一)发展基础“十四
2、五”期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成为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十四五”期间,全市拥有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家、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3家、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试点企业8家;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4家、省级绿色工厂5家,省级智能工厂9家、省级智能车间26个。濮耐高温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钢铁行业用耐火材料制品供应商,生产的钢铁炉外精炼透气砖国内市场份额第一。惠成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的电子电器封装材料生
3、产基地,成为世界第二大LED、OLED封装材料供应商。市联众兴业化工有限公司的新型环保碳五制冷剂、发泡剂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0%以上,稳居国内第一。宏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糠醛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近10%,位居世界第一。蔚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成国内首套万吨级橡胶促进剂微化工连续流生产线,总体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沃森超高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超高分子聚乙烯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生产规模约占全球总量的30%o市盛通聚源新材料有限公司的非光气酯交换法聚碳酸酯产品填补了省内高端工程塑料空白。产业集群效应初显。“十四五”时期,逐步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对经济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
4、。新型化工基地获省政府批复,化工新材料、专用化学品、功能化学品产业链基本形成,已成为工业经济重要增长极。南乐县生物基产业集群被确定为国家级生物基材料产业示范集群,生物降解材料形成从玉米秸秆、淀粉到可降解塑料及制品的完整产业链,产品远销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华龙区油气装备特色突出,台前县汽车零部件规范发展,县风电装备异军突起。聚碳新材料科技园集聚企业22家,盛源集团牵头组建产业联盟,全力打造聚碳新材料领域“单项冠军”。绿色涂料产业园快速集聚东方雨虹、展辰、三棵树等涂料行业头部企业,初步形成生态化发展格局O商贸服务、文化旅游等新兴服务业不断壮大,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业态蓬勃兴起。截
5、至“十四五”末,全市工业生产总值达到468.46亿元,占GDP的比重达28.4%;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28.4%,高于同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4.7个百分点,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7.l%o创新能力逐步提升。“十四五”期间,全市新培育省级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13家,数量居全省第2位;新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65个,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6个;新建院士工作站4个、总数达到6个;实现科技成果转化93项、交易金额超过3亿元,较“十二五”末增长近7.4倍。市在全省率先成立科技创新委员会,被中国科协确定为“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试点市;成功创建省生物基化学品绿色制造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实现
6、零的突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和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2人,填补了国家级科技创新人才空白。截至“十四五”末,全市共有省级创新龙头企业3家、高新技术企业81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36家,每万人拥有发明专利2.32件、是2015年的L97倍。开放程度日益深化。“十四五”期间,海关设立运行,濮昇保税物流中心(B型)获省政府批复,日照港台前能源物流园成功揭牌,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达9个、数量居全省第一,外贸进出口总额86.8亿元、年均增长9.8%。成功举办第十二届豫商大会、第十届海峡两岸石化经贸交流大会、两届国家级生物基论坛大会、中原O油气技术装备展览会、中国涂料大会等重大活动。与中石化、中建材等20余家央
7、企开展战略合作,吸引23家国内外500强企业、39家行业100强及知名上市企业落地投资,美国通用电气、德力西控股集团、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投资项目落户。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十四五”期间,市在全省率先成立市委营商环境建设委员会,推行“三十五证合一”“三十八证联办”等放管服改革举措,实行企业首席服务员、营商环境观察员等制度,先后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企业发展等120余条政策措施,全市市场主体数量年均增长15.5%,企业活跃度位居全省第一。深入开展“惠企政策进千企”行动,实施“百千万”培训工程,五年来共培训企业家300余人次、优秀企业高管4000余人次、专业技术人员3万余人次。2025年在
8、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排名第四,跻身全省营商环境第一方阵。“十四五”期间,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创新能力、产业发展等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整体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一是产业能级偏低。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产值规模较小、产业链条较短,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尚未形成有效支撑。二是企业活力不足。缺少龙头企业带动和大型企业支撑,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本匮乏、资产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三是创新能力较弱。科教资源相对薄弱,创新平台建设不足,企业创新投入较少,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相对紧缺。(二)面临形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战略性 新兴产业 未来 产业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