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docx(5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我国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我市制造业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2025年全市GDP总量达到1649.99亿元,二产占比35.4%,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4.5:35.4:50.1o市经济整体上总量小、层次低,“十五五”期间工业仍是支撑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市制造业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已经进入到必须以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的新阶段。第一章发
2、展回顾与形势分析一、“十四五”发展回顾“十四五”期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市工业战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资源型城市转型,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强力实施“产业强市、生态立市、创新兴市、开放活市”四大战略,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稳步有力,多元化产业发展格局形成,转型升级迈出坚实步伐,产业基础更加稳固。工业经济稳中有进。“十四五”期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7.1%,高出全省平均增速0.9个百分点;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
3、率50.5%o截至“十四五”末,全市工业生产总值达到468.46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28.4%。工业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十四五”期间,累计新建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30个,完成投资1017亿元,257个项目建成投产。通用电气、中建材等项目落地投产,实现与国内外500强企业深度合作,三棵树、东方雨虹等一批国内涂料龙头企业相继落户,壮大了绿色涂料产业园规模。盛通聚源聚碳酸酯产品填补了省内高端工程塑料的空白;曦江生物等一批生物降解材料项目竣工投产,加快生物基产业由集聚向集群化发展,南乐县生物基产业集群被国家批复为全国两家之一的国家级生物基材料产业示范集群。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十四五”期间,规模以上工
4、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至2.25吨标煤/万元,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为92.4%,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25.6%。21家企业获得两化融合贯标评定;生产换线155条、机器换人367台;创建省级智能工厂9家、省级智能车间26个;国家级绿色工厂4家、省级绿色工厂5家;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家,绿色产品设计2项;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试点企业8家。集中整治“散乱污”企业,取2缔2193家,整改5179家。创新主体实现突破。截至“十四五”末,我市省级创新龙头企业总数达到3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82家;新培育省级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13家;新培育市级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24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总
5、数达到236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42家;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达到221家;新建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6家;新建院士工作站4家,总数达6家。累计申请专利10350件,授权专利6541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32件。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6.1%,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1%,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试点企业8家;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3家。新型化工基地建设加快。新型化工基地获省政府批复,上升为省级战略。成立高规格领导小组,制定新型化工基地管理办法等,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编制完成总体发展规划、空间发展规划、集群发展规划等9个规划,规划体系趋于完善。聚碳酸酯
6、、重蜡加氢等项目建成投产,丙烷脱氢、展辰新材料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DCC、MMA等项目正在推进,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应急救援基地、豫能供热管线等工程建成投用,危化固废处理项目、专用污水处理厂、危化物流园等工程加快推进,化工基地基础支撑能力逐步增强。开放合作更加深入。“十四五”期间,全市组织参加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招商活动30余项,组织举办中原()油气技术装备展览会、中国涂料大会等经贸活动20余项,与中石化、中建材等20余家央企开展战略合作,国内外500强企业23家在我市投资建设,行业100强及知名上市企业39家在我市落地生根。美国通用电气
7、公司、中国德力西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投资项目落户。营商环境持续提升。“十四五”期间,深入开展“惠企政策进千企”行动,实施“百千万”培训工程,培训企业家300余人次、优秀企业高管4000余人次、专业技术人员3万余人次。在全省率先成立由市委书记任主任的市委营商环境建设委员会,设立首个“企业家日”,率先推行“三十五证合一”“三十八证联办”等放管服改革。坚持工业经济运行月分析、项目建设月统计、企业服务直通车、“五个一”等制度,建立“政企面对面”沟通机制,开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专项行动,解决企业发展堵点痛点难点问题1560个。疫情期间,在全省率先出台支持中小微企业平稳健康发
8、展20条政策措施,选派企业首席服务员,帮助企业复工复产、纾困解难,2025年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排名第四,跻身营商环境全省第一方阵。“十四五”期间,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面临的困难挑战和短板制约依然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业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受疫情影响,企业效益指标下滑明显,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及利润增速持续回落。二是企业总体规模偏小。2025年我市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的大企业仅有丰利石化、天能集团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3家,大型企业支撑引领作用不强,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本缺乏、资产规模小、持续经营能力弱等问题。三是传统产业占比较高。截至2025年,“三大”主导产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制造业 质量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