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规划.docx
《“十五五”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规划.docx(5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规划为推进公共服务现代化建设,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打造共享发展新典范,根据国家“十五五”公共服务规划省“十五五”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规划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本规划。第一章规划背景“十四五”以来,我市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强化供给能力建设,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增强。第一节发展基础“十四五”期间,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2、统筹做好教育、医疗卫生、文化旅游、社会福利、全民健身等多项民生工作,全市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得到较好满足。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走在全省前列,2025年全市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和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94%、96%和94%,10个县(市、区)成功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持续提升,一中、十二中被评为全省首批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试点学校,2019年普通高考一本、二本上线率远高于全省,“十四五”期间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43人,创历史新高。职业教育向高水平迈进,成功创建国家级品牌示范校2所、省级品牌示范校3所、省级特色校6
3、所,占中职学校总数的6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居民就业增收持续提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聚焦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农村劳动力等重点群体,从扩大招募规模、强化就业创业服务、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出台稳就业系列文件,不断完善促进就业政策和服务体系,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有效联动,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质量进一步提升,失业率持续稳定在较低水平。2025年,累计为企业减免社保费10.48亿元,返还稳岗补贴4141万元。城镇累计新增就业40.2万人,提前超额完成目标。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升,2025年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加到34432元、20556元。社会保障网不断筑牢兜
4、实。持续加大财政投入,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6%以上。19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序列,现行标准下1073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建成医养中心47家,“两定制兜底线”健康扶贫模式被国务院通报表彰。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8%和96%o不断完善特困人员供养制度,提高供养水平和护理标准,城市低保月标准提高到600元,农村低保年标准提高到4500元,累计发放各类救助金3.26亿元,我市被民政部确定为全省唯一居住地申办低保等社会救助试点市。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基本健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稳步发展。全民健康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健全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推动疾控机构改革,
5、做实医院感染防控和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加快构建以市人民医院为市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市三院为市级传染病集中救治医院、六县(市)综合医院公共卫生医学中心为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为网底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公共卫生体系。人均医疗资源居全省前列,全市建成三级医院5家,市级建设心血管病等六大区域医疗中心,县域医疗中心实现全覆盖,争取国家、省科研立项56个,获得省级科学进步奖和医学科技成果奖25项。在全省率先推行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和“两票制”改革,综合医改获评全省医改十大创新举措,“两延伸、三提升、一集中、三聚焦”改革模式在全省推广。人民健康素养水平不断提高,2025年全市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34
6、岁,较2015年75.6岁提高2.74岁,居民主要健康指标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康养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编制市康养产业发展规划(20192030年),建立“五个一”工作制度,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建成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81家、农村幸福院1013个,实现城市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全覆盖、农村幸福院千人以上行政村全覆盖;建成公建民营性质的蕾娜范老年公寓,培育电务康养、益禾养老、康辉养老等多个本土社区养老服务品牌,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40张左右,先后被确定为国家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基地、全国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试点、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
7、服务改革试点地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试点市。强化产业化、融合化、创新性思维,深度挖掘太极拳、怀药等独特资源和山水资源优势,太极故里文化康养小镇初步建成,云台山、青天河、青龙峡被列入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文体服务效能稳步提升。国家方志馆南水北调分馆主体建成,全市1969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投用。文化惠民深入人心,探索创新推出“百姓文化超市”项目,在全国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获评全国文化馆(站)优秀群众文化品牌。优秀传统文化持续传承弘扬,着力挖掘黄河文化、太极文化、大运河文化,黄河文化传承利用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加快编制,太极拳成功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
8、录,发布世界太极拳蓝皮书,举办太极拳传承发展大会、黄河文明与太极文化研讨会等活动。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加快,成功创建全省首批全民健身示范城市,累计建成体育场馆18个、全民健身活动中心9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985个、健身路径2000条,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26平方米、位居全省前列。城乡生活品质显著改善。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城镇化率达63%。实施城中村(棚户区)改造项目53个,提升老旧小区859个,中心城区集中供热管网覆盖率达90.3%,160万群众吃上丹江水。城乡公共安全稳步提升,连续五年获评全省平安建设优秀省辖市。社会治理不断健全,民族团结“邛新社亲”经验深入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公共 服务 社会保障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