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施工工艺 .docx
《顶管施工工艺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顶管施工工艺 .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顶管施工工艺简介:本工程共有顶管工作井和接收井各一座,均位于苏州工业园区内,采用沉井施工,工作井尺寸为9*9米,壁厚750mm,接收井尺寸为9*5米,壁厚6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抗渗强度0.6Mpa0顶管工作井为单向顶进,沉井允许最大顶力为6000KN。关键字:市政工程,顶管,施工,工艺一、工程概况本工程共有顶管工作井和接收井各一座,均位于苏州工业园区内,采用沉井施工,工作井尺寸为9*9米,壁厚750mm,接收井尺寸为9*5米,壁厚6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抗渗强度0.6Mpa0顶管工作井为单向顶进,沉井允许最大顶力为6000KN。以下为工作井沉井的主要施工方法。二、地质
2、情况根据该地区的地质勘察报告显示顶管主要位处于灰色粘质粉土层。该土层含云母碎片,夹粉质粘土及薄层粉砂。该土层特点:1、含水率高;2、重度高;3、孔隙比高;4、渗透系数高三、工程特点在做沉井是时,需注意周围的官衔和建筑物,在沉井时需注意时刻进行观察,以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顺利进行。四、沉井施工工艺井位测量定位基坑开挖分节高度的确定刃脚支垫刃脚模板支设刃脚钢筋的绑扎刃脚混凝土浇筑及养护井壁模板支设井壁钢筋绑扎井壁柱浇筑及养护刃脚垫架拆除挖土下沉土方吊运测量控制与观测封底五、主要施工方法1、井位测量定位根据图纸要求,定出井位中心点,放出基坑开挖范围,并在四周放出攀线桩。根据沉井中心坐标及水准点进行测量
3、放样。基坑开挖深度为原地面下1.5m。考虑到拆除垫层、支模、脚手架操作的需要,基坑四周宽比沉井宽1m,四周挖排水沟、集水井。挖士用1台lm3履带式反铲挖土机挖土,配合人工修破和平整场地,挖出的土方用汽车驳运至弃土场地,基坑按1:1放坡。3、分节高度的确定根据设计要求,沉井分二节制作、一次下沉。一次制作总高度一般不超过短边。依次高度若过大,施工比较困难,下沉时易引起倾斜,本工程沉井尺寸为9*9m,故采取分节浇注,一次下沉。分节高度应保证其稳定性,并使沉井能在自重状态下顺利下沉,其下沉系数K不小于1.15。可按下式计算:K=(Q*B(L(H-2.5)F+H)1.15(当H5m时)式中Q沉井辎重及附
4、加荷载(t)B一被井壁排除的水重(t)当采取排水下沉B=OH沉井下沉深度(m)L沉井外部周长(m)2.5按摩擦力在深5m时达到最大值,5m以下保持常值F单位面积摩擦力的平均值R一刃脚反力,当挖空时R=0.6下沉中如遇下沉困难,在井壁与土层2cm3Cm间隙间进行灌水,保证下沉顺利进行。施工顺序是:第一节沉井混凝土浇好后,强度达到75%浇筑第二节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沉井下沉到设计标高处。4、刃脚支垫(1)刃脚支设模板,有垫架法,半垫架法和无垫架法,本沉井高度比较高、重量重、忍脚踏面面积较小、地基强度较低,根据以往施工经验若采用枕木,枕木不易踌躇,施工时不理想,本沉井电曾采用黄砂基层上加柱垫层浇
5、筑法,垫层只做刃脚及底部隔梁,柱垫层上刷隔离剂,然后在其上支设刃脚及井壁模板,浇筑混凝土。根据刃脚、井壁厚度、於垫层宽度定为1.5米,经计算於垫层标号选用C20;垫层厚度为20cm。(3)砂垫层砂垫层厚度根据沉井重量和垫层底部地基上的承载力计算。经计算采用0.3m厚砂垫层,宽度为1.8m,选用中砂,用平板振动器分层振捣(层厚小于30Cm)并洒水,控制干容重1.6KN,地基应清理整平后铺设砂垫层,使顶面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用水准仪控制其标高在IOmm偏差以内,并在其空隙中垫砂夯实。5、模板支设沉井井壁采用定型模板组装,不规则的地方,以及井壁穿对穿螺栓处,军采用非标准木模板。刃脚垫架上模板应分段安
6、装,以便垫架拆除,刃脚上部井壁模板采用钢模板进行循环周转。考虑浇筑速度快,由于是泵送商品聆对模板产生很大的侧压力,用28槽钢,以(pl6mm对拉螺栓固定,穿螺栓部位用100*100*55mm木模(等以后模板拆除后,用与於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替换),螺栓纵横向间距均为0.75*0.6m,中部设止水片,与螺栓接触的一圈满焊。槽钢用适当支撑顶在外脚手架上保持模板稳定,并利用上一节沉井模板固定下一节沉井模板。外壁支模和混凝土浇筑,在井架外搭设双排钢管脚手架。内壁模板支设,采取在上节沉井预埋铁件的办法焊悬脚手架,随着沉井下沉,而不影响井内挖土,吊运土等作业。对于井壁上预留管道孔,在制作时可保留外层钢筋及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顶管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
